Radiology:可进行早期冠心病检测的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
2012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者使用了新型的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清晰地识别出了冠状动脉壁的增厚现象,冠状动脉壁增厚是冠心病(CAD)发病的早期症状,这项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Radiology上。
美国食品药监局批准通过用于淋巴成像新型注射剂
美国食品药监局(FDA)批准通过了Navidea生物医药公司的Lymphoseek 注射剂,这是一种用于淋巴结成像的新型注射剂。 淋巴结成像通过活检淋巴结能够预测癌症扩散的初级肿瘤。 Lymphoseek是一种靶向受体的放射性药物产品,能够发现癌变淋巴结从而帮助医生的更加高效地治疗患者。
Cell>Point与HYUN IMC向韩美制药公司授权癌症和心脏病成像技术
第三项授权完成了该公司在韩国市场上寻求强大药企伙伴的举措Cell>Point今天宣布,该公司于2012年12月17日与总部在韩国汉城的韩美制药公司(韩美)签署了一项授权协议。该授权协议的另一方是HYUN IMC(Cell>Point之前于2012年2月与该公司签署过一项授权,后来进行了修订,2012年12月4日与HYUN IMC重新签署了该协议)。与韩美的授权协议涵盖了Ce
Cell Host & Micro:开发出监视机体感染炎症应答反应的3D成像技术
2012年8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者指出,一种揭示人体针对感染产生的免疫效应和识别涉及免疫反应蛋白质的3D成像技术可以为未来感染性疾病提供新的标志物和新型的药物开发思路。研究者结合了磁共振成像(MRI)和质谱成像技术来显现小鼠对于细菌感染所产生的炎症免疫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
ACS Nano:新型诊断成像技术助化学疗法杀灭前列腺癌细胞
2012年8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通过对人类和小鼠前列腺癌细胞进行研究,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癌症成像专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方法来用于发现和消灭恶性的肿瘤细胞。这种方法名为治疗诊断学成像,其可以直接打靶和追踪潜在的药物疗法来专门消灭癌细胞。
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偏头痛患者大脑皮层多有畸变
据国外媒体报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偏头痛患者的数量超过3亿人。先前对偏头痛患者的研究表明,大脑皮层萎缩与疼痛信号的加工有关,可能与这些区域具有的慢性刺激特性有关。 先前的多数研究都是建立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上,它可对大脑皮层的体积进行估计。而在最新的研究中,意大利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表层的MRI(核磁共振)来测量大脑皮层的厚度。
解密活体生物功能的“语言”-揭开美国非损伤微测技术在中国快速成长之谜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推动下,基因层面的研究正如火如荼,而目光深邃的学者们已注视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大门隆隆打开,生命功能层面的研究将成为新世纪的宠儿。如果有一项技术能够搭建起从基因结构到功能的桥梁,那必将使生命科学大放异彩。非损伤微测技术就是这样的一座桥梁。
光镊技术成功捕获活体动物细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李银妹课题组,近日与上海交通大学魏勋斌教授合作,采用活体动物内的细胞,发展了动物体内细胞三维光学捕获技术。日前,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网站还以《医学研究:用光清除血管被堵塞的血管》为题对该研究工作进行报道。
:线虫胚胎后发育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欧光朔研究组在2012年12月期的Nature Protocols上发表题为Live imaging of cellular dynamics during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的文章,介绍他们发展的研究线虫胚胎后发育的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 胚胎后发育是生命体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
PLoS ONE:转录组断层技术可对脑部疾病的基因表达进行三维成像
2013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技术,可以对大脑结构中的基因表达样式进行三维成像,这种技术俗称为转录组断层技术,其结合了组织切片的微阵列技术,可以都对脑部基因表达的密度和位置进行精确图谱成像,相比当前的绘图成像技术,这种新型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