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FDA授予Revive公司大麻二(CBD)疗法孤儿药地位

2018年6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Revive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商业化新型医药产品和大麻素类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大麻二醇(cannabidiol,CBD)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孤儿药地位。孤儿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而罕见病是一类发病率极低的疾病的总称,又称“孤儿病”。在美

2018-06-29

小麦溶蛋白染色体位点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育种应用价值分析获进展

醇溶蛋白及其同源物广泛存在于禾本科植物种子中,是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籽粒加工与营养品质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在六倍体普通小麦,醇溶蛋白基因以多拷贝方式存在于六个复杂的染色体位点(Gli-A1, B1, D1, A2, B2 & D2),其积累量一般占籽粒总蛋白含量的40-50%,对面筋、面团的功能以及各类终用途品质(如面包加工品质)的优劣有重要影响。传统遗传学研究表明醇溶蛋白可能在平衡面团

2018-06-14

阻断氧化磷脂的抗体有望阻止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2018年6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能够利用一种结合到氧化磷脂(oxidized phospholipid, OxPL,即发生氧化的磷脂)上的天然抗体阻断小鼠中的炎症。磷脂是一种位于细胞表面上的分子,炎症会让它们发生氧化。即便小鼠摄入高脂肪食物,这种抗体也会让它们免受动脉斑块形成、动脉硬化和肝脏疾病,从而延长它们的寿命。他们

2018-06-14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首次访华,生子再迎国际权威科研机构

近日,享誉全球的海德堡大学附属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以下简称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专家代表团来华访问。中德癌症研究的交流代表团此行参观交流了中国多家顶级肿瘤医疗机构,作为其中唯一的企业,泛生子再一次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和赞誉。美国杜克大学讲席教授、泛生子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阎海教授热情接待了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科学主席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Baumann教授,行政总监Josef Puch

2018-06-05

研究发现非活性查尔酮异构酶促进啤酒花黄腐生物合成

5月1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国栋研究组、美国北德州大学Richard Dixon研究组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ing-Ke Weng研究组合作的题为Noncatalytic chalcone isomerase-fold proteins in Humulus lupulus are auxiliary components in pre

2018-06-03

英国警示米索前列引起过度子宫收缩风险

 2018年2月6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信息,要求密切监测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产妇,如果在其生产开始时出现过度或持久宫缩的情况下,或可能导致母婴出现问题时,要立即移除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系统(商品名为Mysodelle)。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系统批准用于怀孕36周以上、临床指征可生产的宫颈不成熟妇女的引产。欧盟常规对一项Mysodelle的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该研究中678

2018-05-25

Cancer Res:缺乏抑癌基因的情况下氧化应激会促使癌症进展

2018年5月28日讯 / 生物谷BIOON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科学研究所(CSI Singapore)的研究人员发现RUNX3(许多肿瘤中缺失的一个抑癌基因)是癌细胞中对抗氧化应激的障碍,结果就是不表达这个基因的癌细胞对氧化应激更敏感,导致细胞基因改变以及发展出癌症特性。图片来源:Cancer Research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由CSI Sing

2018-05-28

Diabetes:IL-6可通过自噬和抗氧化应答保护β细胞

2018年5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众所周知,细胞在耗氧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活性氧簇(ROS),而ROS能够通过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细胞凋亡甚至导致细胞坏死。之前研究表明活性氧簇(ROS)的产生也是糖尿病中导致β细胞功能失调的关键因素。细胞因子IL-6曾被发现与β细胞自噬存在关联,但是在β细胞抗氧化应答情况下的作用还没有得到研究。最近来自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IL-6

2018-05-25

氧化物类脑神经形态器件研究取得进展

人脑中有约1011个神经元和约1015个突触连接,突触结构是神经元间发生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是人脑认知行为的基本单元,因此研制人造突触器件对于神经形态工程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类脑神经形态器件正在成为人工智能和神经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将为今后人工智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国际上报道的人造突触器件主要为两端阻变器件和三端晶体管器件。离子液和离子凝胶电解质具有独特的离子界面耦合特性及相关的

2018-05-01

精准•创新•联动•融合,生子赴约太湖(马山)生命与健康论坛

四月无锡拈花湾,太湖(马山)生命与健康论坛圆满举行。 本次大会由无锡市政府主办,两院院士领衔,领域内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代表、著名投资和金融机构大咖共同参与此次盛会,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何大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CFDA药品审评中心首席科学家何如意博士、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教授、杜克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授李启靖教授等,围绕多个专题分享解析了生物医

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