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二化螟和褐飞虱合力应对水稻防御的生存策略及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虫作物生态安全评价与利用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同以水稻为寄主的两种重大害虫——二化螟和褐飞虱通过协作应对水稻抗虫防御,实现“互利共存”的生态策略及生化和分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据李云河研究员介绍,科研团队围绕水稻防御和害虫(二化螟和褐飞

2021-12-14

New Phytologist:揭示锌指转录因子SRO调控水稻雄蕊和雌蕊发育的分子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大兵教授团队在植物学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SMALL REPRODUCTIVE ORGANS, a SUPERMAN-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regulates stamen and pistil growth in rice”的研究论文

2021-12-11

研究阐明SEPALLATA类基因调控水稻花序发育的作用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大兵教授团队在植物学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Rice SEPALLATA Genes OsMADS5 and OsMADS34 Cooperate to Limit Inflorescence Branching by Repressing the TERMIN

2021-12-03

研究揭示调控小麦穗粒数基因在高产育种中的潜在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小麦所合作,研究了小麦转录因子AGL6在小麦花器官和小穗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据李爱丽研究员介绍,小麦产量三要素包括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其中穗粒数在小麦高产育种中起着

2021-10-19

Cell:揭示水稻如何“与敌共存”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何祖华研究团队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经过15年的持续追踪,揭示了一条植物免疫抑制新通路。该研究为设计新的抗病基因、开发高产抗病作物品种提供新思路,有助减少农药使用,促进“绿色育种”。相关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ell(《细胞》)上。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水稻病虫害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抗病性高的水稻品种往

2021-10-03

研究发现一条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调控水稻籽粒大小

经典的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依赖于组氨酸受体激酶HK、组氨酸磷酸转移酶HP,以及细胞分裂素响应因子RR中的组氨酸(H)和天冬氨酸(D)之间磷酸基团的转移,然而这一磷酸中继(phosphorelay)过程调控的分子机制仍有待探究。在水稻中,细胞分裂素可以显着调控穗粒数,但对粒重或籽粒大小的调控功能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成才研究组、研究员

2021-09-28

研究发现水稻耐旱反应与氮素同化协同调控的分子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耐旱负调控转录因子DST可以直接激活硝酸还原酶编码基因OsNR1.2的表达来调控水稻硝酸盐同化,揭示了水稻干旱胁迫响应与氮同化协同调控的分子模块,促进了对于植物干旱胁迫下氮代谢重编程调控机制的理解。氮素利用效率(NUE)和

2021-09-16

水稻籽粒大小和叶夹角的协同改良研究取得进展

 叶夹角是水稻株型的一个重要决定因子,较小的叶夹角有利于提高种植密度和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产量。但是,长期的遗传育种学研究显示,叶夹角的改良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尤其会造成籽粒变小,千粒重降低。如何在降低叶夹角的同时保持或增大籽粒,是水稻高产育种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姚善国研究组从NaN3诱变的水稻突变体库中,鉴定到一

2021-08-23

科研人员发现生物钟协调水稻抽穗期和盐胁迫适应的新机制

  盐胁迫是影响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及全球气候变暖所致的海水倒灌,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挖掘耐盐高产的水稻品种有助于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植物生物钟可以感知并整合外界环境信号,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响应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生物钟如何协调盐胁迫和开花时间的作用机

2021-08-19

Molecular Plant:基于质核基因组变异揭示杂交稻的五大母本材料类群及杂交育种轨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韩斌研究组,在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Cytoplasmic and nuclear genome variations of rice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inform trajectory and strategy of h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