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兰州化物所非血红素体系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与仿生催化课题组最近发展了一类新型非血红素模拟酶体系,该体系使用苯并咪唑代替以往四氮配体的吡啶单元,天然脯氨酸衍生的二胺代替环己二胺骨架,其锰配合物在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显示了极高活性,可在万分之一催化剂量的条件下高对应选择性获得产物,TON(Turnover numbers)最高可达9600...

2012-11-18

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日前,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在藻种筛选、光生物反应器、油脂提取及生物柴油制备等技术领域取得70余项专利技术。 油藻由于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易培养及脂类含量较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油脂生物质资源,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煤电厂和化工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来制备生产生物柴油。

2012-10-10

Biol Psych:新型抗氧化剂或可抑制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发展

2013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γ-氨基丁酸(GABA)的缺失和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发生有关,在精神分裂症中,表现比较明显的是GABA神经元亚型的缺失,即微清蛋白快速发放中间神经元(parvalbumin fast-spiking interneurons)的缺失,这些神经元的活性对于正常的认知能力以及情感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2013-03-18

NRR:黄岑苷能促进慢性应激大鼠海马区的神经发生?

一项关于“Baicalin influences the dendritic morphology of newborn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us of chronically stressed rats”的研究,通过连续14 d皮下注射40 mg/kg糖皮质激素建立成年SD大鼠慢性应激模型,与此同时灌胃50 mg/kg的黄岑苷,观察其对慢性应激大鼠神经发生的影响。

2013-06-19

PNAS:植物代谢新机制——一氧化氮机制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揭示了一条独特的一氧化氮(NO)调节机制,相关论文“Cytokinins can act as suppressors of nitric oxide in Arabidopsis”发表在1月14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何奕昆(Yi-Kun He)教授。

2013-03-14

JBC:发现表皮葡萄球菌感受氧化胁迫功能基因

abfR基因的缺失导致细菌的的凝集(A 和 B)及AbfR作用的分子机理(C) 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引起败血症、慢性前列腺炎的趋势与日俱增。表皮葡萄球菌因其形成生物膜从而增强了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体系的抵抗能力,使得临床治疗十分棘手。

2013-01-16

Mol Cell:揭示细胞应激机制——快速停止蛋白质合成

细胞以多种方式经受压力。温度变化、蛋白质错误折叠及氧化性损伤都可以引起细胞应激。然而不论在何种形式的压力下,所有细胞都会快速停止蛋白质合成。 来自康奈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在压力过程中快速停止蛋白质合成,而一旦压力过去随后即恢复蛋白质合成活动的机制。 如果在压力过程中,蛋白质继续合成,会造成细胞能量浪费,受损蛋白质累积,导致毒副反应和疾病。

2013-01-11

PNAS:二氧化碳可制生物燃料

众所周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从太阳来的辐射,这也是导致气候暖化、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而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一种方法,可以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燃料等有用的工业产品,进而增加二氧化碳的用途。据Phys.org网站报导,这种方法就是以遗传学的方法改造细菌,使其像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利用二氧化碳产生出有用的东西来。

2013-04-01

JBC:表皮葡萄球菌感受氧化胁迫的重要功能基因

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引起败血症、慢性前列腺炎的趋势与日俱增。表皮葡萄球菌因其形成生物膜从而增强了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体系的抵抗能力,使得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在感染的过程中,表皮葡萄球菌必须克服人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活性氧(ROS)的杀伤作用从而成功地定植、感染,而人们对表皮葡萄球菌是如何感受、应答氧化胁迫信号,了解的很少。

2013-01-09

Sci Transl Med :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联的恐惧基因

一项新的研究提示,一个调控人与动物的恐惧的基因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关。这种OPRL1基因会表达一种叫做孤啡肽的分子的受体。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以该受体作为标靶的药物可防止小鼠PTSD样症状的发生。这些发现为研发药物铺平了道路,该药物可被用于那些接触了创伤刺激——如军事作战或某次车祸——之后不久的人以防止其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201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