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辅助因子参与朊蛋白粒子的聚集
朊病毒蛋白是错误一类错误折叠的蛋白,通常这些蛋白具有β折叠结构域,并能够形成淀粉纤维状蛋白聚集体。这种聚集体溶解性差,并可以诱导周围具有正确构象的朊蛋白转变成错误构象,使这种蛋白聚集体能够扩增,具有“传染性”。临床上,很多代谢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与是由这种错误构象的蛋白引发的。近年的研究发现,在这些错误折叠的蛋白粒子中,有辅助因子的参与。
Mol Cell:过氧化氢可有效阻止细菌细胞内蛋白质聚集体的形成
2012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科学家目前并不确定为何不正确的蛋白质形式和聚集成团现象是神经变性疾病的重要标志,神经变性疾病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ALS)、阿尔兹海默氏症和疯牛病等。刊登在11月1日的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在细菌中研究疾病的发病过程来揭示不正确形式的蛋白质的聚集体的形成过程。
PNAS:新颖抗体有效阻止毒性蛋白颗粒形成
2012年12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一项新研究,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研究人员开发的抗体能够异常有效地阻止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2型糖尿病相关的毒性蛋白颗粒的形成。相关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杂志上。
Lancet:DKK1蛋白可作为肝癌早查早诊的血清标志物
上海交通大学覃文新研究组在《柳叶刀·肿瘤学》发表肿瘤转化医学最新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覃文新研究组,6月26日在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发表题为“血清DKK1蛋白作为肝癌诊断标志物的大规模临床多中心研究”的研究论文,证明DKK1蛋白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肝细胞癌的血清诊断。
Nat Commun:低水平的毒性淀粉样蛋白或和神经变性疾病直接相关
2013年7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我们可以对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氏症等进行更好地理解,这或许归因于我们对其发病相关蛋白质更深的研究。
PNAS:蛋白复合物起着抑制胰腺癌的作用
2012年1月9日,据《每日科学》报道,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一个众所周知负责控制DNA如何表达的蛋白复合物起到了以前未预料到的预防胰腺癌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将正常和肿瘤的DNA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检查的70例胰腺癌患者中,约三分之一其多亚基SWI/SNF蛋白复合物中至少一个亚基被删除、突变或重排。
Nature:通过对运输蛋白的控制来选择营养物
当一个自己喜欢的碳来源存在时,细菌会利用一个被称为“碳分解代谢物抑制”(CCR) 的系统来使在对自己不太喜欢的碳来源的利用中所涉及的蛋白的合成和活动停止。在大肠杆菌中,葡萄糖特定的磷酸转移酶系统 enzyme IIA (EIIAGlc)是这一控制系统的核心;当环境中有葡萄糖时,其他糖(如麦芽糖)的运输便会被停止。
Biochem J:复杂蛋白复合物调节人类疾病发生过程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英国邓迪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复杂蛋白质在癌症发育、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发生过程中如何被激活,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Biochemical Journal上,该研究为开发新型抵御人类疾病的靶向疗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依据。
PLoS ONE:任进等发现一个潜在的遗传毒性生物标志物
近日,中科院药物所安评中心任进研究员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发现了一个可能成为遗传毒性生物标志物的功能未知基因。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PLoS ONE杂志上。 遗传毒性评价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但是先导化合物早期毒性筛选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规范的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中重要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是判断新药能否进入临床试验的重要依据。
PNAS:黑色素瘤转移的标记物PHIP蛋白
近日,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致命性的皮肤癌黑色素瘤中基因表达的升高,可以提高肿瘤的死亡率风险,该基因是潜在的新的治疗靶标。 研究论文呢题目为Pleckstrin Homology Domain-Interacting Protein (PHIP) as a Marker and Mediator of Melanoma Metast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