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首次证实,与BMI和FMI相比,腰臀比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密切

实际上,关于脂肪的分布对健康的影响,我们之前也报道过一些研究。

2023-10-15

肿瘤治疗新手段:诱导焦亡和铁死亡,促进抗肿瘤免疫

近期,唐本忠院士、林荣业教授和武汉大学孙志军教授、邓鹤翔教授团队合作,发现乙烯基连接的AIE COF可以成功诱导焦亡(J. Am. Chem. Soc. 2023, 145, 32, 17689-17

2023-09-19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马剑鹏团队开发智能算法,大幅提升冷冻电镜蛋白结构解析分辨

作为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顶尖团队,由诺贝尔奖得主 Micheal Levitt 教授和马剑鹏教授领导的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聚焦基础科学、交叉学科及源头底层技术,致力于推动生物大分子结构实验测定

2023-10-13

柳叶刀子刊:中疾控分析3.6万中国人,这4个行为,大幅降低死亡风险,寿命延长4.35年

研究表明,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大幅降低中国老年人的死亡风险,并延长寿命,减轻遗传因素对寿命的有害影响,对于寿命的延长,健康的生活方式比遗传因素影响更大。

2023-10-10

Nature子刊:苑辉卿/初波团队发现FSP1调控CoQ10抵抗铁死亡的生化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铁死亡抑制因子FSP1的一种抑制剂——icFSP1,icFSP1表现出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触发FSP1的相分离来促进癌细胞铁死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2023-10-05

《科学》子刊:复旦大学团队开发无创预测肿瘤异质性方法,并发现铁死亡或是治疗乳腺癌的突破口!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了在高IITH肿瘤中排名第一的铁死亡。多组学分析结果显示,诱发铁死亡的关键途径和抑制铁死亡的途径都有增加,说明癌细胞中同时存在铁死亡和阻止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代偿途径。

2023-10-13

STTT:王福俤/闵军霞团队深度解读靶向铁死亡的药物研究进展

最后,论文作者还提出了靶向铁死亡的小分子成药策略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该领域当下的机遇。虽然目前研究发现的铁死亡调控机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过去十年取得的令人欣喜的进展,奠定了靶向铁死亡开发小分子药物的

2023-09-25

JACC:科学家首次发现,每天仅走2517步就可以降低死亡风险,走8763步获益最大,可降低60%!

Eijsvogels团队这项研究首次明确了每日的步数目标,证实每日走2517步就有健康获益,而且每多500步,获益会进一步增加,在9000步左右,获益达到最高峰。

2023-10-08

科学家首次发现,1-3分钟的中高强度间歇性生活运动就与死亡风险下降34%有关

悉尼大学Emmanuel Stamatakis和Matthew N Ahmadi团队正在这条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

2023-10-17

《分子癌症》:准确超95%!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提出基于血液cfDNA甲基化特征的肠癌无创筛查法

ColonSecure不仅能准确识别已发展到肠癌的患者,还能准确区分良性腺瘤与肠癌,以避免过度诊治:在1735例存在良性腺瘤的高危人群中,ColonSecure识别1556例为阴性,识别特异性达到89

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