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lant Cell;研究发现植物生物钟的新调控因子
为了适应地球自转引起的环境周期性变化,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都进化出了内源计时器——生物钟,它可以维持细胞内近24小时的基因表达节律性以适应环境中光温因子的昼夜动态变化。生物钟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如光周期依赖的开花时间、发育、叶片衰老,以及植物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等。因此,生物钟稳定性的维持对植物生长发
2021ASCO:新型组合性免疫疗法或有望治疗黑色素瘤及其它人类癌症!
2021年6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会公布其RELATIVITY-047试验研究结果,该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能有效帮助挽救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命,这一突破性研究或有望扩展到其它癌症类型的研究中去。Relatlimab是首个能靶
ERAD调控植物耐旱研究取得进展
内质网相关的蛋白质降解(ERA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胁迫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负责清除细胞内积累的错误折叠蛋白,并调控正常折叠的蛋白。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研究组长期致力于植物泛素化在植物与环境互作中的调控机制研究,并在ERAD调控植物逆境研究中取得系列研究成果。然而,ERAD参与胁迫响应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前期研究发现,UBC32
植物着丝粒研究中取得进展
染色体的精确分离是保证遗传信息正确传递和基因组稳定的前提,这个过程直接依赖着丝粒区组装的多层动粒蛋白复合体和纺锤体微管间的动态结合。目前,在哺乳动物和酵母中已鉴定超过100个动粒蛋白,它们之间相互结合形成蛋白亚复合体结构,包括与着丝粒染色质直接结合的内侧组成型CCAN蛋白网络、与微管直接结合的外侧KMN网络复合物、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纺
研究揭示植物与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对氮沉降响应机制的差异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环境变化将可能改变长期演化形成的植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功能产生深远影响。以氮沉降为例,氮沉降上升严重威胁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已有研究表明,氮沉降造成植物和微生物物种丧失(α多样性的下降),群落结构(β多样性)发生改变。然而,学界尚不清楚氮沉降如何影响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
J Extracell Vesicles:CD9在黑色素瘤细胞胞外囊泡分泌中的作用
2021年6月1日讯/生物谷/BIOON/---近日,马德里自治大学(UAM)研究者在J Extracell Vesicles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D9 inhibition reveals a functional connection of extracellularvesicle secretion with mitophagy in melanoma
免疫组合疗法Opdivo+Yervoy治疗晚期黑色素瘤随访数据发布
百时美施贵宝公布了随机双盲3期临床试验CheckMate-067新的6.5年数据,结果显示:一线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方面,与Opdivo单药治疗及Yervoy单药治疗相比,Opdivo+Yervoy联合治疗持续改善生存,近一半的患者在随访6.5年时仍然存活。相比之下,在十年前,诊断为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患者,平均预期寿命仅为6个月,不到10%的患者存活超过5年。来自
Cell:植物抗病小体研究中获进展
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威胁我国食品安全。数目众多的抗病蛋白通过感知病原菌的存在,迅速启动防卫反应、保护植物免受侵害,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然而,抗病蛋白的关键作用机制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植物抗病领域的重大难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研究组前期合作发现,抗病蛋白ZAR1在体外激活后能
水龙骨科植物系统学研究获进展
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是蕨类植物第二大科,也是蕨类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该科多为附生植物,全世界有1600余种,在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形成2个分布中心。20世纪40年代,植物学家秦仁昌首次重新界定水龙骨科,该科的范围和科下分类发生了变动,亚科和属的概念难以统一。水龙骨科植物起源时间较晚并伴随着快速辐射分化,不同分支具有明显的进化速率异质性,由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