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清华李海涛组在《Nat Chem Biol》报道巴豆酰化最新阅读器

BioArt按:李海涛教授自2010年入职清华医学院以来,主要运用生物物理学、生化以及细胞生物学手段研究表观遗传调控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识别与催化的机理。2014年该课题组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石晓冰实验室

2016-10-26

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前景

20世纪人们向癌症宣战以来,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比如吸烟和肥胖率的降低、日常饮食中水果蔬菜的增加、癌症早期筛查的普及和癌症靶向药物的面世,癌症患者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2016-10-10

【表观遗传蛋白修饰专题】详解赖氨酸巴豆酰化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功能和生物学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比如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琥珀酰化等翻译后修饰是真核细胞生物调节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方式,对发育、代谢、疾病等

2016-06-30

--琥珀酰化

赖氨酸作为一种最容易被修饰的氨基酸基团,常常在功能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早在2010年发表的《Nature Chemical Biology》,芝加哥大学团队首次发现了赖氨酸琥珀酰化(lysine succinylation)这种新型蛋白质翻译后

2016-06-17

【重大发现】表观遗传修饰家族又添新成员—三羟基丁酰化

组蛋白密码蕴含了基因序列和生物个体性状间的关键调控信息。它动态地调节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极大扩展了传统遗传密码的信息含量。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学密码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控着基因表达等众多与染色质相关的生

2016-06-02

【重大发现】表观遗传修饰家族又添新成员 & 组蛋白丁酰化新功能诠释

近年来,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运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发现了多种组蛋白密码,极大丰富了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机制。在刚刚上线的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 Cell上,该课题组又同时报道了三项最新研究成果。

2016-04-29

Genes & Development:中科院科学家在白藜芦醇促进去乙酰化酶SIRT1酶活性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5年6月15日,美国Genes & Development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allosteric, substrate-dependent stimulation of SIRT1 activity by resveratrol"的最新研究论

2016-03-23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eLIFE发现新蛋白质去乙酰化

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蛋白质组芯片,以大肠杆菌为模型,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质去乙酰化酶YcgC,这一研究成果2015年12月30日在eLIFE杂志在线发表。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陶生

2016-01-04

Nature med:靶向tau乙酰化 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找到新希望

来自美国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一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双水杨酯(salsalate)能够有效逆转额颞痴呆(FTD)动物模型中tau相关功能紊乱。Salsalate能够阻止tau在脑中的累积,避免发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痴呆的认知损伤。

2015-09-24

解码人类结核杆菌赖氨酸乙酰化修饰谱

2015年5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2015年2月的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杂志上,来自西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他们在结核杆菌赖氨酸乙酰化修饰研究的最新成果。赖氨酸乙酰化是一

201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