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开发核酸检测新技术,基于 CRISPR 实现快速诊断
当前,COVID-19 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已造成超过两亿人次的感染和四百多万人次的累计死亡,基于 qRT-PCR(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的检测是当前诊断 COVID-19 的金标准。尽管说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其操作仍然过于复杂,检测时间长达数小时,无法实现快速的即时检测。因此,开发比 qRT-PCR 更快速、更容易实施
有机-金属杂化体对核酸四链体-双链杂化体的选择性结合和溶液结构
核酸二级结构的形成对其在体内的生物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四链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已被发现存在于基因中具有重要功能的特定区域。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影响着基因表达、基因组稳定性和端粒酶活性。含有互补碱基对的富鸟嘌呤寡核苷酸序列可以形成四链体-双链杂化体(QDHs)。在脑组织和肿瘤相关基因中发现了高频率的可形成QDH的序列。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的
New Phytologist:RNA病毒复制酶启动病毒复制的机制
近日,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研究论文“Nuclear exportin 1 facilitates turnip mosaic virus infection by exporting the sumoylated viral replicase and by repressi
α1-抗胰蛋白酶拮抗血红素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激活、自噬功能障碍和死亡
血管内皮细胞中的游离血红素毒性在包括镰状细胞病在内的溶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人α1-抗胰蛋白酶(A1AT)是一种对血红素具有高亲和力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拯救游离血红素引起的内皮细胞(EC)损伤。A1AT通过一种不同于人血清白蛋白和血凝素(两种典型的血红素结合蛋白)的途径来保护内皮免受游离血红素的毒性。A1AT抑制血红素
Science:鉴定出致病性卵菌感染农作物所需的分解性果胶单氧酶
2021年8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法国和沙特阿拉伯的研究人员在一种称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微生物中发现了一个酶家族。这些酶使得这种农作物病原菌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的一种关键的带电多糖成分---果胶,从而使得病原菌能够突破农作物的细胞壁防御,感染农作物。这些研究结果发现了以前未
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开关元件研究取得进展
酶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氧化还原酶类,可将储存在糖类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酶生物燃料电池使用对环境无害的生物燃料和生物催化剂,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目前已有酶生物燃料电池为植入型、穿戴型电子设备,以及自供电型生物传感器供电的报道。但是酶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过程是即时的、不可控制的,除非底物耗尽或者断开电路,否则产电过程
美国FDA批准赛诺菲第二代酶替代疗法Nexviazyme:治疗≥1岁晚发型庞贝病(LOPD)患者!
Nexviazyme治疗使庞贝病疾病关键表现(呼吸障碍和活动能力下降)有临床意义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