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Biol Chem:揭示细菌细胞修饰的跳跃改变其基因表达

近日,来自UC Santa Barbara的研究人员在细菌中发现了一种酶,其随着DNA向前移动时酶的能力发生改变可以修饰细菌自身的遗传物质,这项发现为以后生物医药和其它科学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2012-11-18

PLoS Pathog:解析流感病毒核酸三维结构有助开发新的抗流感药物

来自法国格勒诺布尔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EMBL)的研究人员确定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中核酸内切酶部分的三维详细结构,其中这种酶在流感病毒复制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12年8月2日,这种重要的发现在线发表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 研究人员集中关注这种病毒RNA聚合酶中核酸内切酶那部分。

2012-11-19

Science:揭示在细菌免疫系统发现的程序控制化的DNA核酸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伯克利实验室的遗传工程师和基因组学家研究发现了编辑基因组(editing genomes)新的高效用形式,这项研究为以后新型药物的研发和生物能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建议,而且其可以在遗传学上修饰微生物,比如细菌和真菌。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

2012-11-18

Nat Struc & Mol Biol:杨财广等揭示核酸去甲基化识别碱基损伤的分子机制

最近,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财广课题组等在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核酸氧化酶识别甲基化碱基损伤的分子机制。 2002年有研究发现,大肠杆菌AlkB蛋白利用催化氧化去甲基化的反应机理对核酸碱基上的烷基化损伤进行修复,实现调控烷基化试剂对细菌的伤害。这一发现掀起了该领域的研究热潮。

2012-11-18

两种新技术鉴定锌指核酸切割脱靶位点的频率

当锌指核酸酶失效时 两种新技术鉴定锌指核酸酶切割脱靶位点的频率 结合到DNA(橙色)上的锌指核酸酶(蓝色),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Thomas Splettstoesser 【towersimper注:本文为译文,仅用作研究之用,不得用作商业开发,转载请标明翻译者towersimper...

2012-11-18

PNAS:利用锌指核酸技术建立寡核苷酸突变疾病模型

利用锌指核酸酶技术(zinc-finger nucleases)在一细胞期的胚胎中进行基因打靶是一种高效的诱变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小鼠、大鼠和家兔中。最近该技术被用在了基因插入和基因敲除上。 本文中,研究人员利用锌指核酸酶技术制造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通过提供同源重组的模板,在Rab38基因上引入了寡核苷酸突变。Rab38基因编码一个小的鸟苷三磷酸酶,这些酶的作用是调节胞内囊泡运输。

2012-11-18

基因组编辑工具新星---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TALEN)

TALE第171位Ser删除后的三维构象模型也显现出非常类似的球状结构,图片篇来自Biochemical Journal, 2004, 382: 725-731. 2011年6月,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尔斯巴德市的生命科技公司(Life Technologies)获得美国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市双刀片基金会(Two Blades Foundation)和德国哈雷市马丁-路德大学一组植物学家的独占性许

2012-11-18

基因组编辑工具锌指核酸(ZFN)研究进展——2011生物谷研究盘点

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 ZFN),又名锌指蛋白核酸酶,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一种人工改造的核酸内切酶(图1),由一个 DNA 识别域和一个非特异性核酸内切酶构成,其中DNA识别域赋予特异性,在DNA特定位点结合,而非特异性核酸内切酶赋剪切功能,两者结合就可在DNA特定位点进行定点断裂。

2012-11-18

Nature communications:磷脂合成过程中重要膜Cds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柳振峰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论文报道磷脂合成过程中重要膜内酶Cds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

2014-07-04

PNAS:揭示甘露糖苷结构有助开发抗HIV和HCV等病毒药物

科学家们确定了内甘露糖苷酶(endomannosidase)的结构,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我们理解一组包括艾滋病病毒(HIV)和丙肝病毒(HCV)在内的破坏力极大的人类病毒如何劫持人身上的酶来进行复制和导致疾病产生。2012年1月4日,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期刊上。这一发现为人们开发新的药物来对抗这些在全世界感染了1.8亿多人的致命性病毒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