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immuno:甲基转移酶EZH2外也有新功能

新加坡科学家发现甲基转移酶EZH2不仅在细胞核内发挥重要作用,在细胞核外也能够通过对底物蛋白的甲基化影响生物过程和疾病发生。这项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于EZH2介导的甲基化修饰在细胞质中新作用的认识。

2015-03-16

PNAS:HIV-1衣壳分解分子机制 助力艾滋病新型疗法开发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至今科学界关于HIV-1病毒衣壳在感染细胞中什么情况下会分解依然存在争议,而本文研究中我们就揭示了一种名为PF74的HIV-1抑制剂以及宿主蛋白CPSF6如何同病毒衣壳表面的小槽相结合来抑制衣壳的分解,进而抑制病毒的感染和传播。

2015-01-04

Biomaterials:药物所甘勇组双阳离子型壳脂质体纳米粒(DLCS-NP)研究取得进展

眼部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是局部给以药物溶液(例如滴眼液),这些传统剂型占据市售制剂的90%左右。然而,眼部的生理屏障以及候选药物的低溶解性为眼部给药系统的发展带来许多难题。 最近,各种旨在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眼部给药方式大量出现。上海药物所甘勇课题组专题综述了这些眼部给药方式,包括水凝胶、聚合物胶束、纳米混悬液和脂质纳米载体等。

2012-11-29

Nat Cell Biol:抑制PKM2入成脑肿瘤治疗新途径

2012年11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条癌症促进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分子途径,并发现它激发脑肿瘤的葡萄糖代谢途径,促进肿瘤细胞茁壮成长。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研究阐述了丙酮酸激酶M2(PKM2)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2012-11-28

:上海巴斯德所在肠道病毒EV71衣壳蛋白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手足口病是常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传染性疾病,部分患者会出现脑炎、肺水肿以及瘫痪等严重神经症状,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我国儿童的健康,但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EV71疫苗来有效防治该疾病。 EV71是单链正义RNA病毒,其病毒颗粒为球形,具有一个对称二十面体状的蛋白质外壳,称为衣壳。病毒衣壳主要起到保护病毒RNA,协助病毒感染的作用。

2012-11-26

Epigenet Chromatin:重编程制造多能干细胞

2012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将成熟细胞消除其身份(核重新编程)让它成为任何类型的细胞,可以来修复受损的组织或更换化疗后骨髓。最近诺贝尔和平奖博士John B. Gurdon在2月4号的Epigenetics & Chromatin杂志上发表论文证实组蛋白分子伴侣蛋白Hira沉积的组蛋白H3.3是恢复核多能性,使其成为多种类型细胞的关键。

2012-11-18

:受体TR3调控心肌肥大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负荷性的心肌肥大最终将带来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因此,了解心肌肥大产生的分子机理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作为核受体,TR3在细胞凋亡和血糖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TR3是否参与心肌细胞肥大的调控还没有任何报道。

2012-12-04

Nat.Immu:STING调节病毒衣壳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

病毒的外壳与宿主的细胞膜融合是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步。那机体的免疫系统又是如何检测到发生了膜融合呢?最近《自然-免疫》上发表的文章给出了一些线索。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体内实验还是体外实验,当细胞暴露在病毒状粒子或人工合成的脂质体以及一些其它刺激的条件下时,也能够产生免疫应答,这种应答虽然不能触发传统的病原体识别途径,但能导致膜融合。

2012-11-18

Cell:揭示组蛋白H3K9的分级甲基化可以在被膜处对染色体臂进行定位

2012年9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阐明了组蛋白修饰可以导致细胞核周围静止基因的沉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Cell上。文中,研究者揭示了至少在两种水平上,组蛋白H3 9位赖氨酸的甲基化可以引发异染色质定位在核被膜处。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