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解析微卫星不稳定型肿瘤潜在的合成致死靶点

 微卫星是基因组中不到10个核苷酸的简单重复序列,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指由DNA 错配修复异常造成DNA在复制和重组过程中发生的碱基错误插入,缺失以及合并,从而导致微卫星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许多肿瘤中都存在MSI现象。由于MSI与免疫检查点阻断反应之间存在着显着相关性,但仍有45-60%的MSI型肿瘤并不会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反应产生应答,并且免疫阻断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毒性。合成致死

2019-05-05

Nature:DNA解旋酶WRN是微卫星不稳定性癌症的一种合成致死性靶标

2019年4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合成致死性(synthetic lethality)---两个遗传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这两种遗传事件的共同发生导致细胞死亡,但每个事件单独发生则做不到这一点---可用于癌症治疗。DNA修复过程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合成致死靶标,这是因为许多癌症表现出DNA修复途径的破坏,这可能导致对特定修复蛋白的依赖。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

2019-04-25

热烈祝贺天昊诊断“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获NMPA批准

天昊生物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简称“天昊诊断”)的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连接探针扩增法)(以下简称“试剂盒”)顺利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查,于2019年3月25日获得了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批件。该试剂盒可对流产绒毛组织中人基因组DNA进行体外定性检测13三体,16三体,18三体,21三体,22三体和X单体共6种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并对其它类型的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及染色体末端单体或

2019-04-02

EMBO J:揭秘染色体端粒的调节机制

2019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染色体顶端有一种称之为端粒(telomeres)的结构,端粒就好比是鞋带末端的塑料保护罩,其类似于一种保护帽,来预防遗传物质伸展并被“腐蚀”,当端粒无法有效发挥功能时,其就会导致遗传物质被完全“腐蚀”,并诱发癌症以及年龄相关的疾病。图片来源:Jose Escandell, IGC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MBO J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葡萄牙和法国的

2019-03-07

Cell: 染色体17号发生突变会导致遗传病的发生

2019年3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Potocki-Lupski综合征是由于细胞中存在一小块17号染色体的额外拷贝而出现的遗传性疾病。另外一种不同的病症,称为Smith-Magenis综合征,是当一条17号染色体被删除时会出现。人们认为这些情况是由于17号染色体中改变的遗传信息不平衡所致,但由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多学科小组发现,除了重复或删除含有染色体区域的染色体区域外,整

2019-03-01

Nat Cell Biol:鉴别出帮助机体抵御癌症的特殊“染色体扫描仪”蛋白

2019年3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修复人类DNA严重损伤的一种新型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研究者指出,细胞中的这种特殊“扫描仪”能够决定无瑕疵的DNA修复过程是否被开启。图片来源:Wikipedia/CC BY-SA 3.0对于DNA的严重损伤而言有两种基本的修复系统,但仅有一种

2019-03-02

科学家发现小鼠通过染色体聚集辨别气味

 1月9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LHX2- and LDB1-mediated trans interactions regulate olfactory receptor choice”的文章,发现在小鼠嗅觉感觉神经元中(olfactory sensory neuron,OSN),多个染色体的某些区域聚集在一个结构中,该结构控制鼻子中全部嗅觉受体基因的表

2019-01-22

Cell:发现一种将癌症进展与基因组不稳定性关联在一起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19年1月24日/生物谷BIOON/---我们的DNA经常受到攻击。这种含有我们的遗传信息的分子极易受到从环境因素(如辐射)到我们呼吸的空气和我们吃的食物中的化学物的一切东西的影响。基因组不稳定性可导致遗传疾病、慢性疾病和癌症易感性。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一种称为ubiquilin-4的蛋白水平升高成为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他们发现ubiquili

2019-01-24

研究揭示酵母染色体端粒粘附到细胞核内膜上的调控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 Research 和Structure 分别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勇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chromosome attachment to the nuclear envelope by an inner nuclear membrane protein Bqt4 in fission

2019-01-12

研究人员建立放线菌天然产物合成基因簇多位点染色体插入新技术

 国际学术期刊Metabolic Engineering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姜卫红研究组题为aMSGE: advanced multiplex site-specific genome engineering with orthogonal modular recombinases in actinomycetes 的论文。该研究创建了一种高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