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RR:丙戊酸可促进丛撕脱伤后的神经再生

臂丛根性撕脱伤会造成脊髓神经元大量死亡,导致轴突再生不良,是周围神经损伤最严重的类型。

2013-12-03

我国发现八仙母虫是真正后生生物始祖

中国和瑞典的地质学家研究表明,贵州发现的八臂仙母虫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后生动物宏体化石,或将重新排序生命系统树的最早期分支。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唐烽研究员和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Stefan Bengtson院士合作组成的科研小组,自2005年起在贵州铜仁江口地区伊迪卡拉纪地层中发现距今5.51—5.8亿年的疑似后生动物化石,并命名为八臂仙母虫。

2011-11-26

:新技术能测出活体细胞机械性能

来自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测量活体细胞机械性能的技术,该技术能够用来诊断人类疾病并且更好地理解生物过程。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研究人员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观测三种不同的细胞,来说明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比如,该技术可以研究细胞如何黏着在组织上、细胞如何运动和变形、癌细胞在转移时如何进化以及细胞如何应对机械刺激。

2012-11-18

PNAS:机械挤压作用促进肿瘤转移

(图片来源:PNAS) 麻省理工学院的Janet M. Tse等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论文称,机械挤压作用或可促进肿瘤细胞转移。 肿瘤细胞在体内进行不受机体控制的增殖分裂,当其分裂数量到达一定程度后,肿瘤细胞便受到有限的空间带来的挤压。

2012-11-18

新加坡开发植入式脑芯片 可控制机械假肢行走

新加坡A.STAR微电子研究所开发的“神经元阵列芯片”,可以植入人的大脑实现长期颅内停留并且不会损坏其他脑组织,可帮助患者利用大脑来控制机械假肢行走。

2014-04-09

PNAS:评估紫外线引起的人类皮肤机械损伤

紫外线对DNA损伤、皮肤老化和皮肤癌的效应已经被充分记录下来,但是有害的辐射对皮肤最外层造成的机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被研究。Reinhold Dauskardt及其同事检验了太阳紫外线B(UV-B)辐射对来自22岁到81岁的白人女性尸体的腹部和乳房组织的角质层——表皮的最外层——的影响。

2012-11-18

JAMA:镇静剂可缩短ICU患者机械通气时间

3月21日,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2个随机化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接受长时间机械通气的病人中,在维持轻度至中度的镇静时,使用镇静药右旋美托咪定的效果不比使用标准镇静剂咪达唑仑和异丙酚的效果差(即不比标准治疗的效果差);另外,右旋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相比可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与其它药物相比,改善了患者表达疼痛的能力。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