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微纳机器人在多维细胞装配领域应用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Lab on a Chip以后封面形式,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利用机器人化的微纳操控和组装技术在多维细胞装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工程技术与生命科学的融合已成为引领科技创新前沿的热点方向之一,将细胞排列、组装成特定的构型,对于药物研发、生物传感以及类生命机器人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活体细胞的非结构化和液体的操作环境对机器人技术的感知、驱动和控制提出了诸

2017-12-09

将重新定义未来外科手术的5家手术机器人公司

所有的医生都是从书籍中获取关于人体解剖学、疾病、外科手术等和健康相关的知识。但对于外科手术,书本知识是无法对手术精准度提供保障的,主要依赖于外科医生的实操经验。机器人手术或机器人辅助手术将可以帮助医生以更高的精确度、灵活性和控制力进行各类手术操作。目前,手术机器人已广泛用于微创手术,患者可以获得更快的术后恢复。手术机器人公司正在寻求创新,以扩大手术机器人更大的应用可能性,同时结合人工智能的介入来改

2017-12-09

螺旋藻磁化机器人 穿透身体杀灭癌细胞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许多科学家都希望让各种微型机器人可以有效地穿过身体,执行药物递送、治疗或检测等功能。他们尝试了很多的机器人形状,例如,杆状的、球状的、多面体,等等。而如何为这些机器人有效地供能也一直是个挑战,因为大部分的供能物质都会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伤害性。最近,一项发表在杂志《Science Robotics》上的研究,非常的有趣。来自中国香港大学材料科学家Li Zha

2017-11-28

强生全线进军AI领域 研发外科手术机器

 强生进军AI领域,正在加速前进。近日,强生医疗创新中心在美国德州医学中心登场。据强生内部人士透露,这一创新中心主要负责研发巨头突破性的医疗设备,以降低外科手术的侵入程度。该创新中心的负责人是强生医疗副总裁,其也是医学博士,还曾是名外科医生。而这距离强生中国区主席、强生亚太区医疗器材集团主席孟启明透露出的强生全线进军AI信号仅相差一周多。近日,孟启明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透露,强生已经踏入

2017-11-28

计数这种事,还是交给机器来做比较好

细胞计数在以细胞为研究材料的实验室是一个日常的基本操作,涉及细胞消化、接种和传代,定量计算细胞增殖率,监控细胞健康状态以及评估培养条件对细胞群体分布的影响等。细胞计数要求准确、方便。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已经在实验室中越来越多地替代人工,不仅解放了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用于更有意义的实验设计和论证,更在功能上远远超出人工达到的精确度——细胞计数,这种费力难讨好的事,还是交给细胞计数器吧。天天和细胞打交道

2017-11-08

机器人做手术比人更精准更熟练?研究称并非这样

10 月 26 日消息,据外媒 Telegraph 报道,日前,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医生在外科手术方面的表现仍然会胜过“机器医生”。相比机器人,人类医生完成手术的时间要更短,失误率也不高。自十年前,英国第一台“机器医生”面世以来,机器人手术的执行案例一直在不断地攀升。无论是在前列腺切除手术、膀胱切除手术、肾切除手术中,还是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外科手术机器人一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按照人们通常

2017-10-26

Nat Commun:学习、减肥、戒烟……这些生活习惯能使你获得更长预期寿命!

2017年10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鉴定了一些生活方式和基因对寿命的影响。研究表明,超重的人体重每增加1千克,预期寿命将缩短2个月。此外,教育也能导致更长寿命,在学校之外每多学习1年,寿命会增加近1年(咦,增加的寿命都用来学习了)。其他的关键发现有,那些放弃吸烟的人、喜欢放飞自我不断接受新体验的人预期活得更长。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

2017-10-16

或许可以向多伦多学习

虽然美国波士顿、旧金山和新泽西州的一些城市是公认的医药、生物科技及其它生命科学领域研发的中心地区,但是有一个城市也在消无声息的向全球生命科学中心迈进。安大略省有163家生物科技公司,其中绝大多数位于多伦多和大多伦多地区(GTA),这让多伦多成为了加拿大最大的生命科学中心所在地。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生命科学公司或初创公司选择安家在多伦多呢?分析起来原因是很多的,从投资机会到合作前景,无不在积极影

2017-10-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相关蛋白质机器研究”启动

 9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相关蛋白质机器研究”项目实施启动会在广州生物院举行。启动会上,广州生物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段子渊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致欢迎词,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能多提宝贵意见,帮助项目凝炼科学目标、突出重点,以期取得更大的科研成果。同时,段子渊表示,广州生物院作为项目

2017-09-29

机器人10秒开出肿瘤处方 和医生方案一致

 上午10点钟,有着20多年肿瘤临床经验的肿瘤科主任陈锦飞,一边思考,一边把一名乳腺癌患者的病理数据输入给电脑里的助手"沃森",包括治疗史、分期特征、转移位点、危重病情况等。"思考"了不到10秒钟,沃森智能系统就开出了一张详细的西医诊疗方案分析单。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陈锦飞:“阿霉素加环磷酰胺,前面四个周期再加一个紫杉醇,再加一个分子靶向药进行治疗,方案跟我们临床上诊疗提供的方案

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