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仿生聚集态纳米诊疗系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医药所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蔡林涛团队与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团队合作,在“新型智能仿生聚集态纳米诊疗系统”研究中获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Biomimetic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Photosensitizer wi
微针阵列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研究组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Fully Integrated Closed-Loop System Based on Mesoporous Mocroneedles-Iontophoresis for Diabetes Treatment》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组针对微创跟踪血糖和智能治
新加坡研究人员开发出利用身体作为传输媒介为可穿戴设备供电方法
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Jerald Yoo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人体作为传输媒介,在为可穿戴设备包括在医疗环境中使用的设备供电方面取得了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于发表在《自然电子》上。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现在非常流行,它们最显着的缺点之一是需要经常充电。电池的小尺寸和低容量意味着需要每天充电,频繁为多个小型设备充电并不方便。该团
人工智能为中医药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近日,“中医四诊仪首次进驻太空”冲上新闻热搜。中医四诊仪首次应用在空间站任务中,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为航天员身体护航。中医四诊仪融合了大量现代科技成果以及众多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进行整合,进而对健康状态进行辨识、健康状态干预调整建议、疗效评估、慢病管理等覆盖中医医疗与预防保健体系各层面的技术服务。
Nature:利用人工智能系统Alphafold发布最完整的预测人类蛋白质三维结构数据库
2021年7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2021年7月22日,DeepMind宣布与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合作,为人类蛋白质组的预测蛋白质结构模型建立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精确的数据库。这将涵盖人类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约20000种蛋白质,并且这些数据将免费向科学界公开提供。该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系统为结构生物学家提供了探究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强大的新工
中国科学院医学光学专家王贻坤研究员,与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公司NyquistData深度对话
2021年 7月 20日,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公司 Nyquist Data奈数科技的创始人 MichelleWu, 武丹女士,特邀国内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光电子中心副主任王贻坤博士,进行深入的访谈与对话。王贻坤博士,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 STS重点项目等项
Science:利用新型人工智能软件工具RoseTTAFold仅需10分钟就可准确地计算出蛋白质三维结构
2021年7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自从DeepMind在2020年的“结构预测关键评估(Critical Assessment of Structure Prediction)”(CASP14)会议上展示了该领域的显著进展以来,科学家们已经等待了数月,以获得高度准确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机会。现在等待已经结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多个研究机构
Front Cardiovasc Med:新型人工智能工具或能通过测定机体心脏周围的脂肪水平来预测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
2021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心周脂肪(PAT,Pericardial adipose tissue)或许是机体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型的风险标志物,然而由于缺乏快速的无辐射PAT定量方法,因此目前科学家们无法开展对大样本的检查。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上题为“Auto
微针阵列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曦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基于介孔微针离子泳的集成可穿戴诊疗一体化系统,应用于糖尿病的原位监测和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论文题目为“A Fully Integrated Closed-loop System based on Mesoporous Microneedle
意大利与瑞士学者合作研发“智能”麻醉注射器
都灵理工大学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及附属医院的学者合作开发出能够测量患者血液中主要麻醉剂化合物浓度的“智能”注射器,有助于实施更加精准的个性化麻醉。该“智能”注射器针头上具有能够分析测量血液中丙泊酚(麻醉剂中的主要化合物之一)浓度的传感器电极,可监测患者血液中丙泊酚的浓度,从而帮助麻醉师调节给药剂量。麻醉中很难测量血液中丙泊酚的浓度。该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