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CC:潘世烈等卤素硼硅酸盐紫外非线性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
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已在航天、能源、工业制造、医学、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探索和合成性能优异的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一直是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J Mat Chem B:开发出可携带药物靶向杀灭胰腺癌细胞的碳纳米管
近日,来自美国莱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特殊定制的短碳纳米管,其或可以将药物运输之胰腺癌细胞中对癌细胞进行靶向杀灭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上。
经验丰富的行业高管 Alan Morgan 加入 RPS 领导团队
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堡2012年4月10日电 /美通社亚洲/ -- 为生物制药和医疗设备行业提供综合全球1-4期临床开发解决方案的新一代合同研究机构 ReSearch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Inc.(简称 RPS)今天宣布任命 Alan Morgan 担任该公司首席运营官,该任命将于2012年5月1日起生效。
JBC:滕脉坤课题组解析Shu蛋白的晶体结构
酵母的Shu蛋白复合物,是由Shu1、Shu2、Psy3和Csm2几种蛋白组成,它通过偶联复制后修复与同源重组,维持了基因组的稳定性。 然而,由于缺乏对Shu蛋白的生化及结构信息,它们在该通路中精确的作用还不明确。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滕脉坤课题组解析了Psy3-Csm2复合体在1.9 埃分辨率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表明,Psy3与Csm2主要通过一个疏水核心形成了一个异二聚体。
Nature:解析膜嵌入式H+转运焦磷酸酶的晶体结构
VrH+-PPase质子泵工作模型 H+转运焦磷酸酶(H+-PPases)是活跃的质子转运体,它通过水解焦磷酸(PPi)建立了跨膜的质子梯度。 H+-PPases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首次发现于植物液泡膜,以及几种原生动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膜。 到目前为止,H+-PPases的三维结构以及质子转运的详尽机制还未可知。
蜘蛛丝+碳纳米管=新一代器械材料
2013年9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一项利用蜘蛛丝蛋白结合碳纳米管而形成了一种极其细小的线状新材料。这种新材料具有高强度、可生物降解等明显优势,有望作为新一代生物医疗器械材料。
美药管局拟要求抗菌皂商家提交效果证明
:美新技术可追踪血液中碳纳米管
日前,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追踪活体细胞和血液中碳纳米管的成像新技术,使得纳米管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的应用趋于完美。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11月4日的《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 纳米管目前有两种,它们在药物输送和癌症研究成像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至今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在活体细胞和血液中观察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