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成像技术如何改善人类健康研究?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新型成像技术如何改善科学家们对人类健康的研究,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Science Advances【1】Science子刊:新成像技术揭示大脑如何处理信息doi:10.1126/sciadv.aau7046如今,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绘制出大脑神经元之间巨大的连接网络,他们将红外激光刺激技术与动物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相结合,生成了大脑
Nat Biotech重大突破:哈佛尹鹏组开发组织中多蛋白同时成像的新技术
2019年8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更好地理解组织和器官是如何发育、功能衰竭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再生的,研究人员想要在三维空间中可视化它们的组成细胞的分子库。"人类生物分子图谱计划"、"人类细胞图谱计划"和几个大脑图谱计划等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进行中,这些计划旨在绘制出许多蛋白质(基因表达的产物)在人体器官和组织中单细胞水平上的存在和丰富程度。然而,现有的成像方法在性能、对研究人员
庄小威开发可以观察DNA解螺旋的显微镜
2019年7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哈佛大学的杰出华人教授庄小威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折纸转子的成像和跟踪技术(origami-rotor-based imaging and tracking,ORBIT),这是一种利用荧光标记的DNA折纸转子在单分子水平上以毫秒的时间分辨率跟踪DNA旋转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上。许多基因组加工过程(包括转录、复制和修
张锋跨界发明DNA显微镜,彻底改造显微镜,曾六获诺奖的显微镜会给张锋带来好运吗?
如果要评选一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那么显微镜一定能名列前茅。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察只局限于肉眼。当列文虎克使用他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和微生物后,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在人类眼前打开。此后,恩斯特·鲁斯卡于1931年发明电子显微镜,使得人们能够直接在原子水平观察,显微镜将人类视野带到了一个之前从未触及的微观世界,人类开始对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显微镜可分为两大类
开发出DNA显微镜
2019年6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传统上,科学家们使用光、X射线和电子来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内部。如今,科学家们能够在整个大脑中追踪线状的神经纤维,甚至可以观察活的小鼠胚胎如何产生原始心脏中的跳动细胞。但是这些显微镜无法看到的是:细胞在基因组水平上发生了什么。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布罗德研究所生物物理学家Joshua Weinstein、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Aviv Reg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激光显微镜或可“无创”治疗皮肤癌
近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它对包括皮肤癌在内的多种疾病具有诊断和进行精准手术的潜在应用前景。该研究已发表在2019年5月15日的Science Advances上。该研究共同第一作者、皮肤病和皮肤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Yimei Huang说:”我们的技术允许我们快速扫描组织,当看到可疑或异常的细胞结构时,可以在不切割到皮肤的情况下,进行
利用荧光显微镜高通量测定微生物出生及死亡速度
微生物通常生长在营养浓度有波动的环境中,定量研究微生物在这些环境下的适应性(净生长速度)对理解微生物的进化及生态至关重要。 通常测定微生物生长速度的方法有两种:即光密度测定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法。由于光密度测定法不能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法虽然可以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但其操作比较复杂。
我国科学家在炎症超声/生物发光成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炎症是一种免疫反应,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各种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检测使用的发光试剂鲁米诺能与炎症区域产生的髓过氧化物酶(MPO)进行发光反应,从而实现对炎症的生物发光成像。然而,鲁米诺发射的蓝光波长较短,只能用于表皮组织炎症的检测。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北京大学戴志飞研究团队制备了一种掺杂了两种亲脂染料的纳米泡(NBs),这种新型纳米泡不仅能够用于超声造
开发出具有人类能力的人工智能软件 或能分析显微镜图像中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2019年5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称之为神经网络的计算系统基于生物大脑的学习过程,其能够实现一种机器学习形式,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解读生物和医学成像,如今研究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利用这种这种技术从事相关研究了。图片来源:GEORGE RETSECK来自英国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者Eva Frickel表示,从事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大部分人群都只是手动计数
Nat Photonics: 新成像技术能够对组织器官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
2019年5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生物医学成像造影剂。作者表示,这一突破克服了“更深入地观察”活组织的局限性,并为光学成像技术的重大改进开辟了道路。这一发展是复旦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UTS)之间国际合作的结果,该成像技术有可能将生物成像分辨率超越目前CT和PET成像技术的分辨率。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上。“这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