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 :巨型昆虫百万年前因缺氧灭亡
由于缺少氧气,翼展达75厘米的蜻蜓等巨型昆虫在数百万年前灭亡,正是充足的氧气让它们长得这么大 研究人员主要着眼于石蝇,这种昆虫直接从水里获取氧气,而水体里的氧气比空气里少得多 北京时间11月30日消息,一项最新研究称,数百万年前巨型飞行昆虫的出现和衰落,可能与在水中呼吸的它们的幼虫能够获得的氧气量有关。
PLoS Pathog:方荣祥等发现植物病毒昆虫载体的卵传病毒机制
2014年3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方荣祥研究组联合中国农科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的科学家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对植物病毒介体昆虫的卵传机制的研究结果(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 of a Plant Virus Is M
德科学家发明仿昆虫胶带 可粘身体悬挂天花板
德国基尔大学动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从昆虫身上获得灵感,研制出一种超级胶带,能够重复使用数千次而不失粘性。昆虫能够利用腿上微小的毛发在墙壁上自由爬行,科学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根据同样的原理研制出超级胶带。 德国科学家利用硅树脂研制这种胶带,上面布满与昆虫类似的微小毛发。这种胶带粘性极强,粘在天花板上后甚至能够承受一名研究员的体重。
ACS Chem Biol:朱顺义等基于昆虫防御素的新分子设计研究或进展
最早起源于欧洲的蛆虫疗法(Maggot therapy)是一种自然的生物疗法,用于治疗传统抗生素无法治愈的严重性创面感染。最近,欧洲科学家发现蛆虫疗法的关键效应分子为一类多肽类防御素物质。这类昆虫防御素由40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含有3对二硫键。它们主要靶向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膜组分,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活性较弱。另外,该类分子不易化学合成或基因工程重组导致药物开发进展缓慢。
Ecology:昆虫因恐惧会被捕食者吓死
蜻蜓被鱼吓死,即使它们没有被吃掉的危险 在实验中,一群蜻蜓幼虫和食肉性鱼放在同一个水族馆里。即使鱼无法吃到蜻蜓,有些蜻蜓却被吓死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昆虫可能没有发达的大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会感到恐惧。加拿大生物学家对蜻蜓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捕食者出现在它们面前都能把它们吓死,即使它们没有被吃掉的危险。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生态学》杂志上。
Science:沃尔巴克氏菌帮助雌性昆虫繁殖
感染了沃尔巴克氏菌的雌性昆虫常常会比未感染这种菌的雌性昆虫产生更多的后代,一项新的研究帮助解释这种现象。 沃尔巴克氏菌可感染大多数种类的昆虫及某些其它的无脊椎动物,它们是由雌性宿主向下传递给其后代的。 许多容留这些细菌的生物体或是其携带者(如蚊子)或是极具破坏性的人类传染病的致病原(如丝虫)。
B:受精卵的防水功能使得昆虫征服陆地
2013年6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荷兰莱顿大学的Maurijn van der Zee 和他的同事通过基因的方法移除红色面粉甲虫(赤拟谷盗)胚胎中的卵膜的实验,表明昆虫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卵膜——一种防水膜,保护胚胎在受精卵内安全的生长发育。这对对防止昆虫胚胎被水淹死乃至全部灭绝灭绝或是至关重要的。
昆虫天然产物或可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昆虫(insect)属于节肢动物们昆虫纲。长期以来关于昆虫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改良经济昆虫的性状,提高经济昆虫的抗病性,如提高家蚕和蜜蜂的抗病能力,改善家蚕吐丝能力;令一方面是以昆虫为一种简单的模型来研究,如果蝇就是一种典型的模式昆虫,继果蝇中发现Toll 受体后,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TLR(Toll like receptor)。
新西兰发现世界最重昆虫 体重达71克超过麻雀
美国自然爱好者马克-莫菲特在新西兰的一座偏远岛屿发现了世界上体重最大的昆虫。这只昆虫是一只沙螽,外形与蟋蟀类似,重量达到71克,超过一只麻雀。 在新西兰的小巴里尔岛,美国前森林公园护林员马克-莫菲特发现了这只巨型沙螽,体重位居所有昆虫之首。
Methods Ecol Evol:基于“双圆”陷阱设计的土壤昆虫密度估计新方法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戈峰研究员带领的种群生态与全球变化研究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圆”陷阱设计的土壤昆虫估计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