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Cancer:中国领衔的最大规模食管癌研究,发现无创早筛新血清标志物
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难题。全球范围内,因癌去世的患者,每二十位中就有一位是死于食管癌!食管鳞癌占全世界食管癌病例的80%以上,在东亚和非洲地区尤其高发。其中,在中国,食管鳞癌是发病率第六,死亡率第四的恶性肿瘤。食管鳞癌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确诊时的临床分期,早期食管鳞癌经微创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食管鳞癌经手术、放疗和化疗后,
Adv NanoBiomed Res: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技术有望帮助诊断黑色素瘤
来自密歇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检测个体的血液或能帮助揭示其机体中循环黑色素瘤细胞的存在,而诸如此类检测手段或能帮助患者放弃有创伤的皮肤活检技术,从而确定其是否患有皮肤癌。
Front Med:科学家在血液中发现一种有望改善肝癌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tsRNA
来自中国南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肝癌患者机体中名为tRF-Gln-TTG-006的tsRNA或能作为一种有希望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来帮助尽可能早地诊断肝癌患者。
全球体外诊断行业面临新机遇,菲鹏生物业绩爆发式增长
3月11日,《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发布,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无创可激活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可用于乳腺肿瘤检测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替代基于钆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者评估了原位乳腺肿瘤异种移植的CEST MRI的可能性,未标记的阿司匹林通过各种酶活性转化为水杨酸(SA),最显著的是抑制环氧化酶(COX)-1/-2酶。
中国生物药界“新贵”高歌猛进:荣昌生物登陆科创板,挺进“A+H”时代
3月31日,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代码:688331;港交所代码:09995)登陆科创板,正式挺进“A+H”时代。这不是荣昌生物首次“出圈”。
Cell:从液体到固体的相变促进无膜细胞器产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从液体到固体的转变对无膜细胞器的功能非常重要。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3月23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
Advanced Science:科学家研发基于磁共振的微创图像引导消融系统
磁共振导航(Magnetic Resonance Navigation)是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在体内对磁标记系统进行影像遥控的新兴技术。微创图像引导消融(Minimally INvasive IMage-guided Ablation,MINIMA)是一种新颖的、微创的、磁共振成像引导消融技术,有可能避免传统治疗方法的毒性问
Nature:高光坪/王丹等首次通过AAV递送tRNA治疗无义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常规的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的cDNA序列或是有治疗价值的基因(例如,CRISPR相关的基因编辑工具)通过一定的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内,达到替代或者修复内源缺陷基因、治疗疾病的目的。递送基因非生理水平或者异位表达都可能会导致毒性副作用。尽管基因编辑可以实现生理水平的基因表达水平,但基因编辑工具的编码基因过大和免疫原性仍然是巨大的挑战。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