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组首次报道人源剪切体原子分辨率结构

 2017年5月12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研究组于《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剪接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An Atomic Structure of the Human Spliceosome)。这是第一个高分辨率的人源剪接体结构,也是首次在近原子分辨率的尺度上观察到酵母以外的、来自高等生物的剪接体的结构,进一步揭示了剪接体的组装和工作机理,为理

2017-05-12

:用科学报国,是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耀

【人物介绍】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计划”专家联谊会会长。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膜蛋白两个领域的研究。曾获国

2016-12-22

等在《科学》发文报道酵母剪接体三维结构

2016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为《酵母剪接体处于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结构

2016-12-19

团队90后直博生3年发5篇Science的艰辛与幸福 | 专访特奖得主万蕊雪

2015年9月11日两篇阐释生命大分子剪接体结构的文章以杂志当期封面的形式,“背靠背”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震惊了学术界。2016年1月8日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Science》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

2016-12-07

名师出高徒:团队90后博士生三年五篇作Science

本文整理自仪器信息网,中国教育报,大河网导读 11月18日下午,2016年度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评选结果正式公示,共有来自于9个院系的7名博士生与3名硕士生最终获此殊荣。其中,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唯一的获

2016-11-22

手把手教你写论文

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是科研工作者与同行交流、取得国际影响的必经之路。有些国内的科学家实验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恼于论文写作力不从心,成为国际交流的一大障碍。本文从笔者的亲身体验出发,给博士生、

2016-11-25

:如何成为名优秀的博士生?

很多研究生特别是新入学的研究生常常会问: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相信每个科研工作者对于这一问题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2016-10-08

冷冻电镜+清华大学=7篇Cell、Nature、Science | 附院士最新综述

每天关注Cell、Nature、Science(合称CNS)等顶级期刊是小编的日常工作之一。近两年,小编发现,除了“魔剪”CRISPR,冷冻电镜也是这些期刊的“常客”。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而清华大学无疑是这一领域的“领军者”之一。“冷冻电镜+清华大学=CNS”这个公式虽有点夸张,但也不是毫无根据。

2016-09-27

: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

昨天(8月14日)晚间,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在“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全文如下:亲爱的青少年同学们:首先,作为一名身处科学研究一线的科学家,我热烈地欢迎大家前

2016-08-15

在《科学》同期发表两篇论文,这是第二次!

2016年7月22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施一公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发表两篇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目分别为《酵母剪接体激活状态3.5埃的结构》(Structure of a Yeast Activate

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