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DBC:开发出可对DNA结合蛋白进行重新修饰的新型技术
近日,来自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名为BuD的DNA结合蛋白同DNA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重编程,就可以更改其结合的特殊DNA区域,这将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对包含基因组信息的指令进行修改和编辑从而治疗一系列
:科学家揭示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并鉴定出63个组蛋白密码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功能和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的逐步深入,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比如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糖基化等翻译后修饰是真核细胞生物调节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方式,对发育、代谢、疾病等众多生理过程均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
赵英明课题组揭示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并鉴定出63个组蛋白修饰位点
近日,芝加哥大学赵英明课题组在化学类顶级杂志Nature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赖氨酸二羟基异丁酰化,并指出组蛋白H4K8上的二羟基异丁酰化对精子细胞的分化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PLoS One:蛋白酶抑制剂与化疗药联合治疗癌症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癌细胞中水平(表达)升高的一个分子,这一分子似乎能保护肿瘤细胞免于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细胞自杀”。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副教授、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和医学研究者Andrei Gartel说:“这项于2月29日在线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了如果联合使用两种常规的抗癌战略的话会产生“巨大协同效应。
Bioconj Chem:新型嵌合体蛋白为开发慢性疼痛的药物疗法提供希望
2013年10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林肯大学等11个院所的研究者通过联合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分子,这种分子可以明显缓解过敏症及炎性疼痛等一系列疾病,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Bioconjugate Chemistry上。
勃林格殷格翰的下一代蛋白酶抑制剂II期试验数据发布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 GMBH)开发的下一代蛋白酶抑制剂BI 201335得到了更多II期试验数据的支持,其用于难治性丙肝患者不但效果显着,而且还有望缩短治疗时间,因而备受关注。 在11月4~8日于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年会上,研究者详细介绍了SILEN-C1和SILEN-C3试验令人兴奋的结果。
Blood: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的新功能
近日,来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邵倩倩等人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通过调节树突细胞,影响了Th1/Th2的平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5月17日发表在Blood上。 Th1、Th2细胞是Th前体细胞 (pTh )在特定抗原刺激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功能性极化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1/Th2极化是免疫应答调节中的关键环节。
Nat Chem Biol:新型传感器蛋白分子有望降低血药浓度监测成本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引入了一种新型的光发射传感器蛋白质,其可以通过改变光的颜色来快速揭示病人血液中的药物含量,该方法非常简便,病人自己都可以轻松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