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裴永课题组最新《Cell》文章:保护胎儿免受感染和出生缺陷的寨卡病毒疫苗
“这项研究中,我们给妊娠小鼠注射了两种潜在疫苗,结果第一次证实了给母体注射疫苗可以保护胎儿免受病毒影响。”文章通讯作者、寨卡疫苗研发专家施裴永教授说。“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认为评估疫苗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能力十分必要。”这两种疫苗分别是:脂质体纳米颗粒包覆的编码ZIKV prM和E基因的改良mRNA疫苗;减毒活ZIKV系(NS1蛋白缺糖基化)。寨卡病毒对健康成人和儿童的感染症状较轻,但对发育中的胎儿
多篇Nature文章表明个人化癌症疫苗露出成功的曙光
肿瘤细胞中的很多基因突变,比如由DNA复制错误导致的这些突变。图片来自vshivkova/Getty。2017年7月9日/生物谷BIOON/---两项小型临床试验表明,针对个人的一系列特定癌症突变定制的疫苗似乎抵抗一小部分患者中的肿瘤。两篇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的论文[1][2]对这些疫苗进行了描述。这两项临床研究是首次报道这种方法---正获得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支持---可能抵抗人体中的癌症。
2篇《Nature》文章揭示:多参数基因分析在个性化肿瘤疫苗研发中的运用价值
找到有效攻克肿瘤的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最大的困难之一在于广泛存在的肿瘤异质性,不仅仅在肿瘤组织内部,即使是同一种肿瘤类型,在不同患者间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最新的两项独立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可以从肿瘤患者自身找到个性化治疗癌症的方法---个性化的肿瘤疫苗,这两项研究成果同时发表在了《Nature》杂志上。----------------------------------------
重磅级文章解析近期线粒体疾病研究进展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细胞所需要的能量-ATP。由于线粒体的功能异常经常会诱发一系列线粒体疾病,尽管目前很少有疗法能够治疗线粒体疾病,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线粒体相关疾病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重磅级的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此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各位!【1】Nature:基因疗法治疗线粒体疾病迈出关键一步doi:10.1038/nature14546近日,来自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
我国学者在《Annals of Oncology》发表高分SCI文章,展示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治疗方案
近日,国际经典肿瘤学临床期刊《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SCI影响因子11.855)以短文(Letter)的形式发表来自我国学者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国肺癌临床经验在国际肿瘤靶向治疗领域的又一次高质量展示。文章概述一名36岁无烟史中国女性于2016年6月确诊为肺腺癌IV期,并伴多发转移,化疗无效,ctDNA检测显示患者携带EGFR L858R和扩增
重磅级文章解读HIV药物最新研究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报道,共同解读近期HIV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情况,分享给各位!【1】抗艾滋病药物新进展:山东大学药学院发现新一代高效抗耐药性HIV-1抑制剂DOI:10.1021/acs.jmedchem.7b00332艾滋病(AIDS)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其中 HIV- 1 是致病的主要亚型。在 HIV- 1 的生命周期中,逆转
多篇文章共同解读癌症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家们深入的研究,如今他们能够及早地对癌症患者进行诊断,比如有研究人员就通过对机体的血液检测就能够帮助判断个体是否患癌,当然研究人员还开发出了其它进行癌症早期诊断的新技术,本文中,小编对近年来与癌症早期诊断相关的研究报道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各位!【1】Cell:鉴定出早期肺癌的免疫治疗靶标doi:10.1016/j.cell.2017.04.014免疫疗法已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取得显著的疗效。如今
多篇亮点文章共同解读植物提取物如何攻克多种人类顽疾!
随着科学家们不断深入研究,他们逐渐发现,一些植物中的提取物能够有效帮助抵御多种机体疾病,比如白藜芦醇,其是由一些植物产生的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研究人员发现,白藜芦醇在小鼠寿命延长、诸如癌症、糖尿病及炎症等疾病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效益;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相关研究进展,共同解读植物提取物如何帮助有效治疗多种人类顽疾,与各位一起学习!【1】JNP:新型植物提取物或可强效抵御HIV感染 药效明显
中科院学者最新Nature子刊文章发表首发性成果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宿主细胞中防止内源MAVS自发聚集和激活的机制,为研究宿主维持自身免疫稳态以及朊病毒样蛋白质的聚集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6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侯法建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ultiple truncated isoforms of MAVS prevent its spontaneous ag
发不了大文章?可能是姿势不对
2017年4月,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ecoupling genetics, lineages, and microenvironment in IDH-mutant gliomasby single-cell RNA-seq”的文章。该文章通过单细胞RNA原位杂交发现,星形细胞瘤和少突神经胶质瘤这两种脑癌竟来自同一种神经前体细胞。之前已有研究发现了促进肿瘤生长的基因突变,并根据包含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