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发现一系列针对 SARS-CoV-2的强效抗病毒氨基吡啶先导化合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COVID Moonshot 联盟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系列针对SARS-CoV-2的强效抗病毒氨基吡啶先导化合物,比如MAT-POS-e194df51-1。它还反映了其开放科学方法
ACS Nano:大分子系链的表面交联增强了病毒样颗粒对粘膜应激因子的抵抗力
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系的Ahmed Ali教授及其团队使用同双官能团聚乙二醇系链交联了多个噬菌体表面氨基酸残基。
研究揭示人巨细胞病毒对外源性细胞凋亡与抗病毒天然免疫双重抑制的分子机制
病毒感染会激发宿主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而病毒也会编码一些拮抗天然免疫的蛋白或因子,从而实现免疫逃逸。此外,病毒感染会诱导细胞发生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
科学家找到高多样性菌群抵抗病原体入侵机制,靠多种优势菌和病原菌抢营养
肠道微生物可算是我们人体内第一“万事通”,不管什么生理病理问题,它好像都能掺一脚。不过可别因为这些旁门左道忽略了菌菌们的本职工作,比如抵抗外敌入侵。
研究揭示精氨酸甲基化酶PRMT3负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机制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肖武汉团队利用多组学技术,筛选到一系列调控鱼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包括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3)。初始研究发现,PRMT3的表达受病毒感染的调控,而PRMT3负调控
郑春福教授在JMV发表NLRC4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cGAS-STING信号通路的文章
郑春福还荣获2019全球Publons同行评议奖(微生物学领域TOP1%) 获得者,2019-2021连续三年荣登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年度同行评议排行榜
Cellular Immunol:揭示抗病毒细胞因子削弱机体应对结核病的免疫反应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自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填补了免疫系统中名为1型干扰素的重要蛋白发挥作用的空白,目前该蛋白质的作用研究人员并不是非常清楚。
Nat Commun:体温升高会增加宿主身体对致病性病毒感染的抵抗力
临床证据表明老年人感染病毒的风险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平均体温也较低。然而,体温升高对抵抗病毒感染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研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研究者指出接受免疫检查点封锁治疗的乙肝病毒阳性的肝细胞癌患者有必要考虑抗病毒预防
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病理类型的75%至85%,是全球第二大致命性肿瘤和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
哈佛和中科院大学合作发现,肠道菌转化产生的共轭亚油酸可诱导一种特定类型的抵抗病原体的免疫细胞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新的肠道微生物调控免疫的机制,有助于帮助肠道抵抗病原菌感染。Kasper教授指出,饮食-微生物-免疫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的更多例子尚未被揭示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途径非常复杂,但是通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