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更加快速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开发

在科学家们加速研究治疗诸如寨卡病毒新型疗法的同时,近日,来自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California NanoSystems Institute)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了一种高准确率及高效的DNA筛选系统;为了开发出抵御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研究者们就需要知晓病毒感染健康细胞的机制,而这些潜在的机制或许就是开发新型药物的靶点。

2016-05-17

前沿:2016年将有丙肝新型抗病毒药物获批上市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药物,中国丙肝患者饱受病痛的折磨。在3月20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肝病论坛上,专家们为丙肝患者带来了福音:2016年,将会有更新的直接抗病毒药物获批上市。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全口服抗病毒

2016-03-21

Nature: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强效抵抗埃博拉病毒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当感染埃博拉病毒三天后,接受一种阻断这种病毒复制能力的化合物治疗的恒河猴完全免受它的感染。

2016-03-06

Nat Immunol:肿瘤抑制因子具有抗病毒活性

PTEN是一类被广泛研究的肿瘤抑制因子。它通过抑制PI3K以及AKT的信号,进而调控许多细胞活动以及抑制肿瘤的发生。然而,PTEN是否在抗微生物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目前仍不清楚。

2016-02-25

J immunol:NK细胞抵抗甲流病毒感染分子机制

甲型流感是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严重传染性疾病。呼吸道内的多种细胞类型,如纤毛表皮细胞,I型与II型肺泡细胞以及各类免疫细胞都会受到甲型流感病毒的威胁。被甲流病毒感染的细胞通过两种方式被清除:1,病毒复制引发的宿主细胞凋亡或坏死;2,免疫细胞介导的吞噬与杀伤。甲流病毒感染的病理进程以及最终结果要受到这两方面作用的影响。其中,天然免疫与后天免疫均参与了这一过程。

2016-01-18

NEJM:抗病毒药物组合性疗法后或可有效治疗肝病晚期的丙肝患者

近日,一项来自以色列贝司医学中心等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抗病毒药物的组合可以帮助消除90%以上肝病晚期患者机体中的丙肝病毒感染,这项名为ASTRAL-4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EJM上。

2015-12-09

香蕉蛋白也能抗病毒

一个氨基酸的改变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通过特异性地修饰一种植物蛋白,研究者们可以将其转变为一类有潜力的抗病毒药物。

2015-10-30

Science:抗病毒药物研发需要另辟蹊径

尽管目前可以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有数百种之多,而被批准的抗病毒疗法只有不到10中。大多数被批准的抗病毒药物针对的是病毒持有的酶类物质,包括蛋白酶与DNA聚合酶等。这类直接作用于病毒的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

2015-04-20

cell report:日本科学家发现抗病毒免疫新机制

天然免疫应答对于抵抗病毒的感染十分重要。RIG-I与MDA-5是最常见的细胞内部识别病毒RNA的信号分子,它们的识别与激活能够传递胞内的抗病毒免疫反应。MDA-5能够识别较长的双链RNA分子,而RIG-I识别的序列长度较短。

2015-04-16

cell hostµbe: 双重重大发现详细解读,抗病毒与炎症小体激活机制

作者利用遗传,生化等手段系统地证明了Rnase L在抗病毒免疫小体激活方面的作用。这边文章有两方面的重大突破:1. 发现了抗病毒先天免疫的新机制;2.发现了炎症小体的另一激活方式。而这两个都是免疫学研究中的十分重要而热点的问题。

201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