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发现细菌囊泡在抗菌分子介导的细菌竞争中发挥重要功能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李敏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外泌体杂志》(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F=25.841)上在线发表。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领衔揭示利用新型纳米胶囊递送CRISPR-Cas9有望安全有效地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河南大学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纳米胶囊,它能够穿越血脑屏障(BBB),携带CRISPR-Cas9编辑工具来治疗脑瘤。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4
Nature子刊:厦门大学刘刚团队开发新型纳米囊泡疫苗平台,可介导超强抗肿瘤免疫活性
该研究描述了一种既可激活初始 T 细胞,又可活化耗竭性 T 细胞的新型疫苗策略,并通过抗肿瘤动物实验验证了 ASPIRE 介导的超强抗肿瘤免疫活性。
科学家如何利用纳米技术来改善癌症的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利用纳米技术在改善癌症研究领域上取得了多项成果,也大大推动了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JCR:利用较低、较频繁剂量的纳米药物或能增强癌症疗法的治疗效率doi:10.1016/j.jconrel.2022.03.008被称之为纳米颗粒的微型结构能携带物质进入机体的特定部位,比如其能将化疗药物运输到
Nature Biotechnology:超快速纳米孔测序7小时发现致病基因突变
全基因组测序(WGS)可以让科学家看到一个人完整的DNA序列构成,其中包含从眼睛颜色到遗传疾病的所有信息。因此,基因组测序对于诊断患者涉及DNA的疾病至关重要——一旦医生知道了特定的基因突变,他们就可以相应地制定治疗方案。在对病人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结果,往往需要耗时几周时间,这已经被大多数医生认为是快速了。但对于一些急性病患者,这个时间显然还
Cell: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纳米空间进行信号传递
活细胞暴露在各种刺激之下。无数的信使分子停靠在它的表面上,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传入的“命令”。然后,这会触发信号级联反应在细胞内,最终通过产生或分解物质,或通过在细胞核内开启和关闭基因来做出反应。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过程远比以前想象的要复杂。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研发出基于HIGS的双抗大豆新种质材料
近日,植保所作物线虫和细菌病害监测和防控创新团队应用寄主诱导基因沉默(HIGS)技术,研发出靶向大豆孢囊线虫几丁质合成酶基因( SCN-CHS )的转基因大豆遗传材料新种质,该种质材料对大豆孢囊线虫具有高度抗性,同时兼抗尖孢镰刀菌。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