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肿瘤内氨水平促进T细胞耗竭,影响免疫治疗效果
研究团队表示,氨的积累可能不仅局限于结直肠肿瘤。只有大约20-30%的癌症患者对免疫疗法敏感,这意味着超过70%的癌症患者无法从免疫疗法中获益。而这项研究可能为解释其他癌症的免疫疗法耐药性打开了大门。
科学家发现,DC和T细胞也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上午开展免疫治疗效果更好
研究人员发现DCs和CD8+T细胞均具有昼夜节律性的抗肿瘤功能,并且DCs依赖于共刺激分子CD80的昼夜节律表达,支配着CD8+T细胞的节律性行为。
维生素C或能帮助改善树突状细胞所衍生的新型抗癌细胞疗法的疗效!
来自西班牙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维生素C或能在体外改善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原性特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维生素C来治疗这些细胞或能主要通过DNA的去甲基化过程。
“爱憎分明”的抗癌药物,只对癌细胞出手,在健康组织中失活!
古语“是药三分毒”辩证地说明了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之间的复杂关系。就一般药物而言,在进入人体内后,通常只有极少一部分作用于病变部位,
化学修饰的MIR143-3P通过破坏结直肠癌细胞中的KRAS网络发挥抗癌作用
大鼠肉瘤病毒(RAS)突变是在大约30%的人类癌症中检测到的遗传事件,其特定的RAS亚型通常因癌症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柯尔斯滕大鼠肉瘤病毒(KRAS)的突变约占所有RAS突变的85%。
抗癌又抗衰,这款免疫疗法堪称患者的「生命拯救者」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命存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长。“衰老”作为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不可忽视。从古至今,人们对永生的渴望可以说是只增不减。古有帝王为延寿寻
MD安德森癌症中心找到能增强实体瘤免疫治疗效果的新方法
肿瘤细胞能够通过表达免疫检查点的配体等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除了PD-1/PD-L1外,肿瘤细胞还高表达CD47,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的SIRPα结合
Nature:叶酸转运蛋白为抗癌药提供线索,或推动癌症免疫疗法成功
该研究报道了人源SLC19A1识别CDN、叶酸及抗叶酸等不同底物的分子基础,揭示了其独特且多样的底物识别机制,并鉴定了SLC和MFS家族的一种全新底物识别模式。
Cancer Discov:科学家成功制造出人类骨髓“类器官”来改善抗癌疗法
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制造出了能捕捉人类骨髓关键特征的骨髓“类器官”(organoids),这项新技术或能帮助同时筛选多种抗癌药物,并检测单一癌症患者个体化疗法治疗的效果。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端锚聚合酶工作机制,为开发出更好的抗癌药物奠定基础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参与一系列细胞过程的关键蛋白的内部工作原理,这可能为开发更好的和毒性更低的癌症药物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