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吃太晚,会增加饥饿感并减少热量燃烧,从而促进肥胖
该研究表明,“晚食”持续改变了参与者的生理功能和调节能量摄入、消耗和储存的生物过程,这三个因素都有助于体重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发现揭示了较晚吃晚餐与肥胖风险增加之间相关性的趋同生理和分子机制。
《自然·遗传学》:超百万人跨种族全基因组研究,发现全新肺癌易感基因位点!
肺癌的发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包括吸烟、遗传因素和体细胞突变积累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均能够驱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1]。
李伟广/徐天乐/江帆合作揭示恐惧消退形成新记忆的动态印迹网络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以 mPFC 为中心的消退记忆印迹神经网络,刻画了其中印迹神经连接在执行记忆功能方面表现出的定向性特征,同时也揭示了跨脑区印迹神经连接强度的动态变化规律
CTM:复旦大学黄国英/马端团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新易感基因
该研究首次发现 WDR62 是 CHD 新的易感基因,而且阐释了 WDR62 可通过调控心肌细胞中纺锤体组装和细胞周期从而参与心脏发育。
Nature Metabolism :饱腹感从何而来?王凱亮/卞兆祥团队发现肥胖治疗新靶点
在全世界范围内,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公共健康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段的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超重或肥胖,从1975到2016年,全球肥胖率翻了近3倍,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导致的死亡高达280万。实际上,肥胖的人不仅生活不便、运动能力下降,还更易患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此外,许多研究表明,肥胖与十多种癌症的发
12年随访发现,随年龄增长,吸烟者更可能社会孤立、有强烈孤独感
抽烟喝酒烫头是社会人惯用的社交手段,借根烟、搭个火、碰杯酒,都是获得好友位、融入彼此圈子的一种几乎无门槛的有效途径。正所谓,千言万语,都汇在这杯酒、这根烟里了!而且在影视剧中,吸烟名场面也是数不胜数,使得剧中剧外的人都心向往之。当然,吸烟有害健康,为了社交而选择吸烟,咱就更不提倡了。更何况,前不久一篇发表在《柳叶刀·欧洲健康》期刊上的
吸烟会增加孤独感
吸烟,导致多种癌症,还会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疾病。据世卫统计,吸烟每年造成约700万人死亡。每3个吸烟者中就有1个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非吸烟者缩短10年。在中国,烟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亿,是世界上最大的卷烟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了全球40%的烟草。在1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6%的人吸烟,可见我国控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