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清华大学文章解析精神分裂易基因的作用机制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近期发表的文章中解析了一种重要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解析神经递质作用机理,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个精神分裂症单易感基因:dysbindin能通过两个独立的机制,分别调控谷氨酸和多巴胺功能,从而导致两种临床相关的行为表型。

2012-11-18

3M重磅出击控领域

上海2012年10月8日电 /美通社/ -- 以科技创新著称的多元化企业3M为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和病患带来了更全面、更先进、更便捷的感染控制系统解决方案。3M医疗产品事业部推出的医疗解决方案,包括外科切口感染预防解决方案和灭菌生物监测解决方案等,不仅极大程度上优化了国内现有的医院感染防治措施,更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在医院受到感染所导致的死亡,从而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2012-10-09

AJHG:全基因组关联Meta分析搜寻系统性红斑狼疮易基因

12月2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由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团队和香港大学刘宇隆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全基因组关联Meta分析搜寻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这是亚洲地区第一项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基因组关联meta分析的研究成果,为红斑狼疮的预警、临床诊断、发病机制研究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2013-01-05

Human Genet:姚永刚等发现补体通路基因遗传变异可影响麻风易

麻风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肢端残疾、畸形、失明甚至毁容等症状,饱受社会的歧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5%的人群对麻风分枝杆菌易感。麻风临床症状复杂,其发生发展与机体的遗传背景以及免疫状态有关。云南省是我国麻风重灾区,目前仍有若干地区尚未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

2013-03-14

Nat Neurosci:大脑活动模式的改变或可预测恐惧记忆的形成

2013年3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者对那些有恐惧经历,但是无论是否其在大脑中形成了长期的恐惧记忆的个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个体的大脑活动模式发生了改变。研究者表示,他们可以在恐惧经历过程中观察个体的大脑活性样式来预测个体将来的恐惧记忆。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方法来预测恐惧记忆。

2013-03-03

PLoS Pathog:开发出中东呼吸道冠状病毒易的绒猴动物模型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的就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开发出了可以模拟中东呼吸道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症状的动物模型,这为开发治疗该病毒感染的新型疗法和药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2014-08-24

Cell:高蛋白膳食如何使大脑形成饱腹

一顿高蛋白大餐后,我们通常有一种饱腹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皮带越来越紧的不舒服感,其实饱腹感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这样,那么,这种饱腹感是如何产生的了?发表于7月5日Cell上的一篇研究解答了上述问题,它把消化道与大脑之间的饱足感信号通路描绘了出来,了解大脑与消化道间的这种往返回路可能为将来肥胖症治疗和预防铺平道路。

2012-11-18

Cell:新方法可预测细菌如何干扰细胞方向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在线刊登了来自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 of F-actin as the Dynamic Hub in a Microbial-Induced GTPase Polarity Circuit,”,文章中,研究者开发了一种能预测引发食物中毒的细菌如何干扰细胞方向感的新方法,并在活细胞中证实了这一方法。

2012-11-18

Nat Genet:汉族人群乙肝病毒易基因被解析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别出了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两个全新易感基因。相关论文于近日刊登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2013-11-06

Nat Genet:贾伟平等发现2型糖尿病8个新易基因

12月11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东亚人群2型糖尿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Variants in KCNQ1 are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该研究由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课题组与韩国、新加坡等国研究者共同努力完成...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