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术改变蚊子性别构成
会叮人的雌蚊子是疟疾传播的最大“帮凶”。英国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10日报告说,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转基因技术,可大幅改变蚊子后代的性别构成,让雄性占绝大多数,最终致使蚊群在数代后无法繁衍,从而阻断疟疾的传播途径。
Nature:肠道菌群决定肥胖病人健康
2013年8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最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丰富性与肥胖相关疾病的易感性相关。科学家同时发现肠道细菌比较少往往会引发个体产生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该研究是由多国科学家通力工作完成的,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Nature杂志上。 该文章的通讯作者Jeroen Raes博士称,这是一项振奋人心的研究,这将对未来的疾病治疗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有望能够预防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PLoS Genetics:五个基因决定面部形态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同卵双胞胎的脸近乎相同,与毫不相干的人相比,兄弟姐妹的脸非常相似。显然,脸部形态是由基因调控的。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鉴别出了决定面部形态的五个基因,相关论文发表在9月13日的PLoS Genetics杂志上。 为鉴别决定脸部形态的基因,大约一万个来自不同国家有欧洲血统的人参与了此项研究。
JAMA:研究发现医师研究人员的工资存在性别差异
芝加哥-据6月13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对职业生涯中期的医师研究人员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他们中存在着工资的性别差异,这些差异即使是在对专科、机构特征、学术生产力、学术排名、工作小时数及其它因素进行调整之后也存在。
Nat Commun:遗传学: 通过性别比例失衡控制疟蚊种群数量
利用一个基因改造方法使疟蚊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能迅速降低它们的繁殖能力和抑制其生长。发表在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项研究表明,雄性后代出生数量的人为增加也许能为控制疟疾传播提供一个有效手段。
Nature:神经胶质定位是胚后期发育期间突触位置的决定因素
突触连接在多细胞动物神经回路中的分布规律大部分确立于胚胎发育期间,但是随着生物体生长突触分布如何被保存则一直没有搞清。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进行的一项研究如今揭示了神经胶质定位是胚后期发育期间突触位置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 作者研究了线虫神经环中的一对中间神经元——AIY神经元。在成年线虫中,这些神经细胞表现出了突触输出的一种高度保全模式。
Cell Stem Cell:重编程因子配比决定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质量
美国麻省理工白头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研究人员在2011年12月2日那期《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结果表明调整用于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的转录因子水平将极大地影响由此形成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的质量。
Cancer Cell: Mdm2单个氨基酸分子差异即可决定p53蛋白水平
小鼠双微癌基因(mdm2)是肿瘤抑制因子p53的一种重要负调控因子。为了阐明Mdm2分子上一个重要丝氨酸位点的磷酸化所发挥的调节功能,Gannon等人构建了Mdm2丝氨酸位点突变型小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