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贝伐单抗与遗传性血管疾病患者心输出量改善有关

近日,国际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揭示,在一项包括有25名罹患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种遗传性疾病,它会导致血管的异常)并因为这一疾病而有严重肝累及的病人的研究中,那些接受药物贝伐单抗的病人的心输出量会得到改善,其发生鼻衄的时间会缩短而且次数减少;而鼻衄是罹患这种疾病者的一种可能会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2012-11-18

CMAJ:每日豆类饮食或可减少有害胆固醇水平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来自多伦多圣-迈克尔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每天吃豆类可以明显减少机体血液中的有害胆固醇,这对于降低心脏血管疾病的风险非常有益。

2014-04-09

JGIM:饮用软饮料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最近,一项发表在J Gen Intern Med的研究论文证实:那些每天有饮用汽水的人更容易罹患如卒中、头痛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但研究人员同时发现,适度有规律地饮用软饮料似乎并不会增加风险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 来自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Hannah Gardener等研究者着重研究了常规饮食以及有规律的饮用软饮料与中风、心肌梗等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该研究共招募了2,564名志愿者参与。

2012-11-18

JAMA:年轻肥胖人群患心血管疾病几率亦高

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在1998年至2008年这10年间总共下降了30.6%,中风导致死亡率下降了34.8%。但近年来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的攀升,心血管疾病及中风导致的总体死亡率却一直处在平稳水平,甚至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虽然在年轻人群中罹患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但在肥胖症等流行的年代,这一现象是否能得以维持还是未知数。

2012-11-18

PLoS one:胎儿期氧不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直以来,心脏病在全球致死病因中都是排的上榜的。作为沉默的杀手,从怀孕期一直贯穿整个成年期,常常毫无征兆的发起攻击。近日,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个风险因子甚至在人出生前就开始了,显示了子宫中的低氧—或胎儿氧不足—是如何在此后的生命中损伤心脏的。 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胎儿氧不足。怀孕的母亲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吸烟、或在怀孕期患糖尿病都可能使她们的胚胎氧不足。

2012-11-18

:黄京飞等揭示分化的心血管疾病通路

动物模型被广泛的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然而,利用这些动物模型进行实验,通常会发生实验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或者大相径庭。 在构建与发展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清楚疾病基因在模式动物中的功能保守性。

2012-11-18

北京市科委以北京脑血管病重大研究成果为契机组织召开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会

近日,十大疾病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院长的脑血管防治重大成果CHANCE研究发表于世界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北京市科委以此为契机组织召开了“北京市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会”,由王拥军教授介绍脑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模式。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首席专家及承担重大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共计40余人参会,就临床医学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2013-08-08

Neural Regen Res:谁是诱发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病基因?

白细胞介素1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607C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在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中风的危险。但不同人群、种族和生活环境的遗传多态性分布不同。

2013-08-06

Am J Pathol:细胞渗透肽控制心血管疾病

2013年4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动脉粥样硬化有时也被称为“血管硬化”,在西方国家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发病率具首位。一种含有NF-kB核定位序列(NLS)的细胞渗透肽证实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试剂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展。这项研究将发表在2013年5月的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杂志上。

2013-04-17

JAMA:HIV感染者较高风险患上心血管疾病或与动脉炎症相关

根据发表在JAMA期刊上的一项研究,HIV感染者有较高风险患上心血管疾病,这似乎是与病人动脉内炎症增加相关联。在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没有患上已知心血管疾病而且也没有较高的传统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如腹部脂肪积累、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的HIV感染者主动脉内的炎症水平可比得上心血管疾病患者主动脉内的炎症水平。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