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的一类磷脂酰丝氨酸运输蛋白
真核细胞被一系列具有独特类脂组成的、在功能上专门化的、与膜结合在一起的细胞器在内部分成不同部分。在这项研究中,Anne-Claude Gavin及同事确定了芽殖酵母中所有类脂转移蛋白的类脂结合特征,发现了一个亚类的以前没有被识别出的“氧甾酮结合蛋白”(OSBPs),后者在磷脂酰丝氨酸的自稳中发挥功能,运输而不是转移固醇。
Plant Cell:唐威华等揭示雌蕊柱头分泌小肽STIG1通过结合磷脂酰肌醇促进花粉管生长
6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唐威华研究组在Plant Cell 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Tomato Pistil Factor STIG1 Promotes in Vivo Pollen Tube Growth by Binding to Phosphatidylinositol 3-Ph
NEJM:mTORC途径参与抗磷脂综合征血管病变
根据一项刊登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途径似乎参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相关性血管病变。
PLOS ONE:胰腺癌的新生物标志物——磷脂酰丝氨酸
2013年10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辛辛那提(UC)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胰腺癌的一种生物标志物--磷脂酰丝氨酸(PS)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4日的PLOS ONE杂志上,研究也揭示使用由一种溶酶体蛋白saposin C(SapC)和一种磷脂--二油酰磷脂酰丝氨酸(DOPS)组成的生物治疗,组合纳入到微小的腔或纳米囊泡后可瞄准并杀死胰腺癌细胞。
Nature communications:磷脂合成过程中重要膜内酶Cds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柳振峰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论文报道磷脂合成过程中重要膜内酶Cds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
New Phytologist:汪小凡等被子植物心皮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植物学国际知名杂志New Phytologist在线刊登了生命科学学院汪小凡教授、黄双全教授等的最新研究成果“Extra-gynoecial pollen-tube growth in apocarpous angiosperms is phylogenetically widespread and probably adaptive。
美研究称中年人好胜心更强
不少人认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最争强好胜。美国研究人员近日通过研究发现,无论男女,中年时好胜心更强,五十岁达到顶峰,愿意挑战前进道路上所有竞争对手。 中年好胜 俄勒冈大学研究人员在一家购物中心搭建一个隔间,邀请数百名志愿者尽快解出几道数学方程式。志愿者年龄在25岁至75岁间。 研究人员最初让志愿者各自独立解题,得分可换取现金奖励。随后,研究人员让他们随机配对比赛,只有获胜者才可以用得分换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