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in Cell:我国科学家首次构建出灵长类动物海马体衰老的单核转录组图
在我们的大脑深处有一个叫做海马体的区域。它在学习和记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退化,在功能上与各种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但是,是什么促使它走上衰老之路?海马体具有复杂的结构,由高度异质性的细胞组成,所以用传统的技术很难准确地揭示参与衰老过程的各种细胞类型的分子调节网络。此外,由于伦理方面的限
我国科学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障碍的潜在机制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大概率发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方案,可缓解轻-中度AD患者认知障
美国FDA正式批准非奈利酮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心肾带来获益
2021年7月9日,拜耳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首个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Kerendia®)在美国上市,非奈利酮10mg或20mg可以用于降低慢性肾病合并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eGFR持续下降、终末期肾病、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以及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研究揭示B类MADS-box基因调控心皮发育的新功能及机制
茄科酸浆属宿存花萼在受精后随果实发育迅速膨大而包裹浆果,形成“中国灯笼”这一创新结构。此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贺超英课题组分离到一个毛酸浆“双层灯笼”突变体doll1,该突变体花瓣萼片化(具双层花萼)和雄蕊心皮化,这是典型的B功能基因突变结果,研究证实doll1是由B类MADS-box基因PFGLO1(DOLL1)缺失所致,给dol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扎心!长期高糖饮食,或增加成年后认知风险
据数据显示,中国糖的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三,2018~2019年年人均食糖消费量为10.89公斤。糖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越吃越想你,其程度与药物成瘾诱导的程度相当。同时,糖还会干扰体内瘦素,使大脑无法发出饱腹信号,明明吃饱了,却怎么也停不下来。然而,众多研究显示,吃过多的糖不仅让人长胖,还会促进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研究显示,当果糖摄
Science:揭示驱动和控制好奇心的脑回路
2021年5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动机驱动(motivational drive)是一种内部状态,即使在与外部刺激的相似互动中也会有所不同。作为寻求新奇事物和调查周围环境的动机驱动,好奇心对于生存来说,与饥饿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和内在的。好奇心、饥饿和食欲攻击驱动着三种不同的目标导向行为---寻求新奇、吃食物和狩猎---但这些行为在动物中是由类似的
研究揭示水稻根单细胞异质性和分化全景图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佳伟研究组完成的研究论文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tlas and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Landscape Reveal Differentiation Trajectories in
Nature Genetics:研究人员创建了第一代儿童癌症基因图
基于CRISPR的成人癌症高突变基因筛查正在出现令人兴奋的肿瘤治疗靶点。然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功能基因组学方法是否能在儿科癌症中发现新的靶点,因为儿科癌症患者基因很少有突变,而基因突变通常编码被认为是具有挑战性的药物靶点的蛋白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哈佛医学院Dharia, N.V., Kugener, G., Gue
eLife:分析机体肠道中细菌-噬菌体互作全景图 有望帮助开发治疗人类疾病的多种疗法
2021年3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肠道微生物菌群对于机体良好的健康至关重要,肠道菌群中包含了成百上千种细菌群落和噬菌体。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Life上题为“MetaHiC phage-bacteria infection network reveals active cycling phages of the healthy hu
研究揭示莲子心黄酮碳苷合成的分子机制
黄酮碳苷是类黄酮化合物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广泛的生理活性和显着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学界已对一些植物来源的黄酮碳苷进行了结构鉴定,但对黄酮碳苷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莲(Nelumbo),又称为荷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水生植物,其荷叶、藕节、莲子、莲子心、莲房和莲须皆可入药,但药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