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广州日报:首颗中国"人工"中山造

投资8800万元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个完整人工心脏将在明年面世,而属于这个人工心脏核心技术的"血泵",本来或许可以成功延续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的生命。这是记者从昨天上午在中山举行的第四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获悉的

2014-10-13

云南鲁甸地震牵动跨国药企的——卫材捐赠1000万日元物资支持灾区医疗卫生

近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跨国药企卫材对灾区表示密切关注,捐赠价值1000万日元紧急物资支持灾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2014-08-07

BMC Evol Biol:昆明动物所揭示磷脂合成途径进化史

心磷脂合成和成熟途径在整个生物界中的演化历史 心磷脂(cardiolipin)同时是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和原核细胞细菌膜上的重要结构和功能成分。该事实被认为是支持线粒体是由细菌内共生起源而来的重要证据之一。然而,一般认为心磷脂的生物合成在细菌和真核生物中分别是由具有不同结构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磷脂合成酶(CLS),即CLS_pld和CLS_cap来催化完成的。

2012-11-18

PNAS:遏制炎症可防脑恶化

日本大阪大学一个研究小组20日说,他们通过动物实验确认,遏制脑梗后的脑内炎症,可以阻止神经细胞死亡,防止脑梗恶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能减轻脑细胞损伤的蛋白质。

2014-05-23

:瑞士研究发现男女自尊差异不大

瑞士科研人员发现,与普遍的认识相反,青春期与成人初期的男女自尊心差异不大。 瑞士科学家指出,研究结果将会有助于消除男性比女性自尊心更强的误解。 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科研人员对美国青少年纵向调查中关于成人初期部分的资料作了分析,以搞清青少年的自尊心———即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是怎样随年龄发展的。

2011-08-17

JAMA:贝伐单抗与遗传性血管疾病患者输出量改善有关

近日,国际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揭示,在一项包括有25名罹患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种遗传性疾病,它会导致血管的异常)并因为这一疾病而有严重肝累及的病人的研究中,那些接受药物贝伐单抗的病人的心输出量会得到改善,其发生鼻衄的时间会缩短而且次数减少;而鼻衄是罹患这种疾病者的一种可能会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2012-11-18

New Phytologist:汪小凡等被子植物皮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植物学国际知名杂志New Phytologist在线刊登了生命科学学院汪小凡教授、黄双全教授等的最新研究成果“Extra-gynoecial pollen-tube growth in apocarpous angiosperms is phylogenetically widespread and probably adaptive。

2012-01-04

Plant Physiol:拟南芥miR396参与调控皮数量

植物miRNA通过调控靶基因时空表达模式进而控制植物的器官发育。

2013-12-13

EP:伴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

室性早搏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已有报道表明频发的室性早搏与左室功能减退及左室扩大相关,而这些改变可在对室性早搏进行射频消融后完全逆转。室性早搏导致的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钙离子稳态的异常、氧消耗增加及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室性早搏相关的左室功能障碍也可发生在疤痕性室早的患者,这进一步减低了左心室功能。

2012-12-27

过程控制为上,社会责任次之。

近期王志国论文撤稿事件有了新进展,王志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论文事件是有人在专门整我们”。王志国总结经验教训主要是实验室管理不到位,另外人心不古,过份轻信实验室工作人员。究竟谁在造假,目前看来暂无定论。这件事显然再次为学术界敲了一次警钟!几乎所有实验室负责人都会反复思考,如何让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做假?如何保持最原始的实验数据和图表并保证其真实性。

201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