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连化物所微化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项目的专利布局获进展

针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微囊化胰岛组织或细胞移植治疗将是控制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最佳的治疗手段。2010年4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启动微囊化SPF猪胰岛

2014-07-03

Nature:获得微小蛋白晶体结构的一种新方法

来自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的极短的、强烈的X-射线脉冲,可被用来在晶体的辐射损伤发生之前获得关于纳米到微米大小的蛋白晶体的数据。

2014-01-13

中科大等研究真核生物转运机理获进展

近日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和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科研人员展开合作,在新研究中首次发现酵母SNARE蛋白Vti1采用了与哺乳动物完全不同的结合位点与接头蛋白Ent3相结合,这一发现为真核生物囊泡转运过程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相关论文发表在7月26日出版的国际著名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2012-11-18

微小隐孢子虫IId家族从西亚扩散

记者从河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牧医工程学院张龙现教授带领的课题组根据十多年的研究数据,结合微小隐孢子虫IId亚型家族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特点,长期以国际合作的形式对人兽共患重要病原-微小隐孢子虫开展研究,发现我国人和动物感染的微小隐孢子虫均为IId亚型家族,发现微小隐孢子虫IId亚型家族为克隆性群体遗传结构并从西亚扩散至世界其他地理区域。

2014-04-22

微球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不损伤轴突的最佳压迫时间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较为可靠的新方法,但其止痛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操作的各种参数如压迫时间、压力、球囊形状等目前仍无统一标准。尤其是球囊压迫时间与术后感觉方面并发症和术后疼痛复发问题,国际上一直处于争论之中。

2014-04-11

Nat Rev Neurosci:X标记的胞吐点 预示融合模式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海马中的快速刺激性突触在突触传导期间使用了胞外分泌的两种模式:全衰竭的融合(FCF),以及一种不完全的囊泡融合形式,被称为“吻与跑”(K&R)。Park等人如今指出,一个囊泡在融合之前在激活区度过的时间,以及融合影响的位点无论囊泡是否经历了FCF或K&R。

2012-11-18

Vertex:药物的协同治疗或可为性纤维病患者带来福音

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s)日前得到了一些数据,显示某些药物的协同治疗可能对囊性纤维化肺病疗效显著。该公司宣称,在临床二期的实验中,相对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服用该公司药物Kalydeco的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更为显著。 这一结果显示福泰制药将有可能为世界上约70,000名罹患囊性纤维化肺病的患者带来福音。福泰制药的股价也因此提升了46%,达到了54.69美元。

2012-05-09

Small:台湾科学家利用微小晶体管进行测试

中国台湾的科学家们使用奇妙石墨烯作为液态门控场效应晶体管的一部分,来检测微量液体样品中的离子浓度。 纳米场效应晶体管作为探针应用于微小空间(比如细胞或者细胞之间的区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探针装置本身变得更小,将它们与自然集成的驱动力越来越大。然而,设计这类微型传感器的挑战之一就是在这样微小的尺寸上提供功能和灵敏度。

2012-11-19

JoVE:利用微和超声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

治疗脑部位疾病的最棘手问题之一是血脑屏障,血脑屏障会阻断有害的毒素和有益的药物进入大脑。但是发表在JoVE杂志上的一项新技术表明使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利用微泡和超声聚焦能帮助药物进入大脑,这一新技术可能为治疗一些重症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脑肿瘤等新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目前破坏血脑屏障(BBB)的方法是利用渗透调节剂,如甘露醇吸收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中的水份,导致细胞之间的间距变得更大。

2012-11-18

Nanotechnology:李帮经等成功制备新颖的金纳米

探索自身具有示踪功能的智能药物控释材料,实现药物可控释放是目前药物载体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金纳米粒子的优越特性,可示踪金纳米粒子的刺激响应性杂化囊泡将成为一类非常理想的研究对象。目前,已报道的杂化囊泡体系存在生物相容性较差、药物可控释放难于实现的缺点,因而在药物控释相关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201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