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将助药品检测设备获广阔发展前景
人工肾脏:可穿戴式透析设备的发明
根据美国肾脏学会第35届年度透析会议的报告,美国Xcorporeal Inc.开发的一款可穿戴式人工肾脏给透析病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降低了他们需要在椅子上安坐的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微型生物芯片或将取代动物实验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发展协会(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最近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微型生物芯片,能够逼真的模拟人体内复杂的代谢过程,将来或能在药物实验中彻底代替动物模型。
美研制“微针”设备 有望开启无痛注射时代
一提起打针,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针头扎到身上的疼痛,不过这种情况有可能会成为历史。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月29日报道,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已成功研制出一种名为“微针”的注射设备,能够避免注射药物时的疼痛感。 研究人员表示,使用微针进行注射不仅能减少疼痛,而且安全度更高,因此它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注射方法。此外,这种设备还能用于一些比较危险的疾病(如艾滋病)的DNA注射。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便携式检测HIV病毒设备
2013年1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够实时监测HIV病毒的手持式移动设备,只需在手指取一滴血,该设备就能显示出HIV病毒结果。相关文章发表在近期的Clinical Chemistry上。该技术能够面向偏远乡村,进行快速方便的诊断。 全世界HIV感染者有近三千四百万,而68%感染者居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二大聚集区是东亚和东南亚。
芬兰新设备可精确定位脑电活动
芬兰Aalto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融合测绘人全脑脑磁图(MEG)和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设备。MEG能测定脑电功能,而MRI则描绘颅脑结构。这两项技术的融合将使无创定位脑电活动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度。 “我们希望这台新设备能够提高癫痫患者的脑电定位水平。同时,它也能够提高肿瘤患者的诊断水平,因为图像对比度提高有利于肿瘤组织显影。
FDA提出有助于“减少医疗差错”的医疗设备标识符
FDA已经发布了其拟议的规则,美国大部分的医疗设备将需要持有一个唯一的设备标识符(UDI)。FDA认为,该提案将有助于“减少医疗差错”,启用起来“更快速,更高效”,而且能让“导致不良事件的报告更准确”。该规则还建议设立一个开放的数据库,让医疗器械标签的日期格式标准化。FDA就这项提议发起了为期120天的评论征集。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办规财发〔2012〕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为规范和加强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管理,保障采购质量和采购价格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我部制定了《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医院设备管理标准开始起草
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是今年两会医药界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负责人昨日表示,当前中国医疗资源配置过多集中在大城市、大型医疗机构,其中政府医疗政策导向是导致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