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坚果可能降低结肠癌患者复发、死亡的风险
每周食用至少 2 盎司坚果可显着降低 III 期结肠癌患者的癌症复发风险及一半以上的死亡风险。这项最新研究成果预计将于下月在芝加哥召开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17 年会上公开发布。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显示,美国今年大约会出现 95,520 例结肠癌新增病例。对于癌细胞已扩散至邻近淋巴结或组织的 III 期结肠癌患者来说,其 5 年生存率大约是 53%-89%。然而,这项最新研究表明,定
空间搭载:“泛舟”太空的微型生命科学实验室
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搭载的多项科学载荷中,有这样一个生命“小立方”,在轨期间它自动化实施了多种细胞在轨共培养和分析,进行了一次对中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意义深远的探索实践。5月3日,这个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邓玉林教授团队完全自主研制的“空间微流控芯片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完成全部实验任务,实现了全部实验数据的下行传输,达到了预定的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了飞行搭载任务。航天员健康
复旦科研人员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科学家揭示了调节血管收缩的细胞因子内皮素通过下游Hippo-YAP/TAZ信号通路对结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调控作用。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结肠癌是一种结肠组织的恶性肿瘤,结肠癌经常与直肠癌并发因此并称为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二类最常见的癌症,导致死亡人数位列癌症种类前三。与正常组织相比,
Nat Biotechnol:新型模型或有望帮助开发根治结肠癌的新型疗法
日前,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MIT的研究人员利用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对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小鼠机体中或许能够产生和人类机体肿瘤非常相似的结肠肿瘤,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科学家阐明疾病进展的分子机制以及开发新型的治疗方法。
Cell:肠道细菌或可影响结肠癌治疗效果
2017年4月27日/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Marian Walhout博士和同事们发现,存在于人消化道中的细菌,即肠道菌群,可能在病人能够对化疗药物作出的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
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远不是一刀切的疾病。我们向专家咨询你可能会遇到哪些症状 - 以及何时与您的医生联系。频繁排便,紧急,腹痛——如果你生活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不可预测的症状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经常在想,
利用iPS细胞和ES细胞制成可吸收营养并蠕动的微型小肠
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1厘米左右的小肠,并观察到其成功吸收营养的动作。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做到上皮组织、肌肉、神经
Cancer Res:科学家发现一种促进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环状RNA
最近来自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结直肠癌中发现一种新的环状RNA分子,并证明该分子在癌症进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癌基因的功能。该研究为了解环状RNA在癌症中的作用以及寻找新的癌症治疗方向提供了的信息。
中科院城市环境所在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浮游生物是湖库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污染物降解和水体自净等方面发挥基础和关键作用。水库微型真核浮游生物(0.2-200 μm)包括原生动物、藻类、低等真菌和小型后生动物等,具有个体微小、种类多样
Nature:西北大学舒德干院士发现5.35亿年前微型人类远祖至亲
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当地时间30日以封面亮点文章的形式,网上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韩健、舒德干和剑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关于早期生命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陕西寒武纪最早期的微型后口动物》。该成果发现了5.35亿年前最古老的原始后口动物——冠状皱囊动物。这种奇特的毫米级微型动物很可能就是学术界期盼已久的后口动物亚界的一个根,因而代表着显生宙最早期的毫米级人类远祖的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