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开始太空种蔬菜实验
据国外媒体报道,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饮食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仍然需要地面发射飞船进行补给,俄罗斯的货运飞船定期给空间站输送补给品,如果货运飞船没能进入轨道,那么宇航员的餐饮就要拮据了。
Nature:诺奖大师又一大作 大脑GPS系统或可受环境形状的影响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在大脑中从事导航工作的大脑网格细胞或许可以被环境的形状所修饰,这就表明网格图案或许并不是大脑中GPS系统测定距离的通用标准。
863计划项目“植物空间诱变与细胞工程育种”2012年度总结会在广州召开
近日,“十二五”国家科技863计划项目“植物空间诱变与细胞工程育种”2012年度总结会在广东广州召开。项目专家组及课题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项目负责人对汇报了该项目的总体实施情况、组织管理及经费支出等内容,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任务分工、考核指标以及年度执行情况,专家组对各课题的实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又对项目实施中强化过程管理、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PNAS:揭示类肌动蛋白MreB控制细菌形状的机制
基于PDB代码文件1jce构建原核生物蛋白MreB的结构图,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九重冰(Ice-9)是一种出现在美国著名反战小说大师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撰写的小说《猫的摇篮》(Cat's Cradle)中的虚构物质。它应当是比常见的冰更为稳定的一种水的形态,在45.8 °C时融化。
PNAS:大脑生长依赖于神经元的形状
2012年9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大脑可能是宇宙上最为复杂的物体,但是它的生长依赖于一种东西:神经元的形状。 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在与哪些其他的神经元相连接在一起以及与它们在何处附着是有选择性的。人们认为特异性的信号分子在指导这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J Neurosci:张鸣沙等发现两种坐标系对空间感知的影响
6月13日,上海生科院神经所张鸣沙研究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Asymmetric influence of egocentric representation onto allocentric perception”的文章。论文报道了他们通过心理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发现了两种坐标系相互作用的机理。 空间定位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
PNAS:粘菌使用空间记忆在复杂环境中导航
一项研究报告说,一种粘菌使用一种类型的空间记忆在复杂的环境中导航,其方式类似于自主移动机器人使用的方式。 Chris R. Reid及其同事测试了粘菌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是否存在空间记忆系统,此前尚未有人报告在缺乏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中存在这类系统。
Adv Mater:利用三维几何结构控制多种细胞类型的空间分布
2012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活的有机体是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已确定的微环境中组成的复杂结构。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微妙相互作用控制着相关组织的特异性功能,如新生儿肝脏和心脏组织的功能、肿瘤转移和浸润以及胚胎发育。 复制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能在制造用于再生医学的健康组织、用于药物发现的患病组织如肿瘤、研究胚胎发育的模型和研究组织形成的模型中是有用的。
上海推动张江示范区建设和区县创新发展 拓展创新空间
2012年,上海推动张江示范区建设和区县创新发展,拓展创新空间。以“五个突破”为重点,全面推进张江示范区建设。高新区完成第二轮扩区,全市高新区从296.4平方公里进一步扩大到470平方公里,并覆盖大部分区县。经过积极争取,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在张江示范区推广实施。科技金融改革不断推进,面向高新区发展,与各类银行合作搭建了1900亿元信贷平台。
PNAS:揭示肿瘤细胞在空间受限环境中快速迁移的机制
在一项研究中,美国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教授Sanjay Kumar实验室发现肿瘤细胞在体内有限空间中能够迁移得更快。2012年6月11日,这篇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PNAS期刊上,共同作者为Sanjay Kumar和博士后研究员Amit Pathak。 科学家们知道,肿瘤对组织的浸润受到组织机械性能如硬度和组织微观结构特性如孔径大小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