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Rpd3S核小体去乙酰化和DNA linker收紧的分子机制
《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李海涛课题组和闫创业课题组撰写的题为Diverse modes of H3K36me3-guided nucleosomal deacetylation by
王慧/丁钢强联合团队揭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控制现状不容乐观
文章指出,有效控制糖尿病需要通过个性化管理对患者及时给予药物和非药物综合治疗。如不仅需要清楚告知患者其临床治疗手段,指导其科学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方式,还需向患者提供相应的知识、技能、工具和科技手段辅助其
研究揭示入侵种松材线虫与本地蓝变菌共生关系建立的脂肪代谢分子桥梁
在共生体系中,微生物为其宿主提供额外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微生物和宿主的发育一致性和生态位重叠是新的共生关系建立的前提。入侵物种通常具备迅速与本地物种建立新共生关系的能力,以减轻入侵初期小种群瓶颈效
莫纳什大学:小分子甲酰肽受体激动剂化合物17b在小鼠精切肺切片中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和抗炎药物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疾病,其特征是炎症、血管重构和血管收缩。目前的血管扩张剂治疗可以降低肺动脉压(PAP),但不能降低死亡率。
研究揭示SlTCP24和SlTCP29 转录因子协同调控番茄复叶发育的分子机制
TCP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的叶片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团队研究发现,SlTCP24和SlTCP29共同调控番茄复叶发育,是番茄复叶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当两个基因同时被敲除时,叶片的小叶数显著增加,叶型更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MGCG有可能促进恶性胶质瘤的发展,并可能成为肿瘤分子诊断和治疗的候选分子
成人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致命、最顽固的恶性实体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病理分类,GBM分为数字分级(I-IV)。GBM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
Nat Med:识别出多发性骨髓瘤逃脱靶向性免疫疗法攻击的特殊分子机制
来自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一些多发性骨髓瘤会对最开始有效的T细胞疗法产生耐药性。
Nat Commun:科学家揭示细胞中染色体缩短的分子机制 并识别出新型潜在的癌症药物靶点
来自英国癌症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示了一种能支持侵袭性难以治疗的癌症生存的重要生物学机制,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关于细胞如何分裂和生长的关键信息。
Immunity:徐强团队揭示IL-17受体信号的自激活可维持炎症持续并促进疾病进展
该研究揭示了基础IL-17信号中一个过去未被报道过的“后门”机制——由IL-17A诱导SHP2高表达,随后形成IL-17R-Act1-SHP2复合物,介导IL-17R信号自激活。必须指出的是,这一后门
战略合作 | 华大智造与韩国领先分子诊断公司NGeneBio达成合作,加速癌症精准医疗发展
近日,华大智造与韩国领先的分子诊断公司NGeneBio正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MOU),以扩大NGeneBio的癌症检测系列产品在全球范围的商业应用。双方将结合华大智造独有的创新DNBSEQ测序平台和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