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SME J:章张等细菌陆生化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章张课题组对DnaE2酶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合理地解释了新基因产生和基因组进化对细菌环境适应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真核生物与陆生菌之间的共进化。研究成果在Nature子刊The ISM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 Journal上发表。
The ISME J:章张等细菌陆生化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章张课题组对DnaE2酶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合理地解释了新基因产生和基因组进化对细菌环境适应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真核生物与陆生菌之间的共进化。研究成果在Nature子刊The ISM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 Journal上发表。
J Neurosci:张永清等揭示智力低下的神经发育分子调控机制
人类的大脑由1000亿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通过多达10000个神经突触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神经网络,从而行使大脑的功能。因此,神经突触的发育和功能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脂质的主要生理
JPR:张元明等荒漠植物快速形态调整的生态适应意义研究获进展
叶片表面结构及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植物构型的重要成分,能够影响植物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植物通常具有稳定的叶倾角,并不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一些荒漠植物能够快速调整叶和细胞形态以避免不利环境条件的伤害,提高植物在恶劣生境中的生存率。
Ang Chem Int Ed:张长生等揭示斑鸠霉素还原成环的多环生物合成机制
近日,获悉,抗肿瘤天然产物斑鸠霉素还原成环的多环生物合成机制首次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张长生研究团队揭示,成果刊载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4,53: 4840-4844,并获得了Faculty of 1000推荐。
Heredity:张亚平等发现家犬对起源于东亚南部的灰狼
近日,Heredit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研究组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Peter Savolainen教授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基于父系遗传证据证明了现代家犬的东亚南部起源,支持线粒体母系遗传的研究结果。 过去基于母系遗传的分子标记线粒体DNA(mtDNA)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家犬都主要由亚洲长江以南的灰狼驯化而来。
2011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张明杰
张明杰,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结构生物学家,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参与突触信号传导和细胞极性调控过程的各类复合物的构架、组装、转运等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手段包括X射线晶体学和NMR。他所领导完成的“构建神经系统信号传导复合体的结构基础”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也是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専家(2005年)之一。
专访张学敏:传道授业育英才 开拓创新攀高峰
国家卫生部(中)长陈竺在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调研,左一是张学敏主任. 张学敏1963年11月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1年毕业于华中师大一附中,1995年7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为该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何梁何利奖、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等获得者,国际著名学术杂志J Biol Chem编委。主要从事肿瘤研究。
2011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张学敏
张学敏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奖获得者、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编委。 张学敏研究员主要从事肿瘤生物学研究,长期围绕着肿瘤及其与感染和免疫的关系,深入开展了慢性炎症诱发肿瘤机制的探索。
JIPB:张玲等揭示蒟蒻薯属植物苞片的发育与进化
近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张玲博士等研究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Phylogeny and Evolution of Bracts and Bracteoles in Tacca (Dioscoreaceae)。”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该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有花植物繁育系统的多样性与形成机制及其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