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大人群研究鼎峰论坛圆满召开,产学研医共议未来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大人群基因组研究逐步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助力研究人员持续性深入挖掘"从个体到人群""从序列到序列"的奥秘,从而多维度地破解和解读医学与人类健康遗传的密码。
张锋最新Science论文:解析R2非LTR逆转录转座子作用机制,为基因编辑再添新工具
这项发表在 Science 的研究通过解析家蚕R2 TPRT复合物的结构,促进了对non-LTR逆转录转座子的具体转位过程的理解,并提出了将这些转座子工程化和应用于精准基因插入的构想
Nature:张锋团队最新研究:可将蛋白递送至任何指定人类细胞,或打破基因治疗困局
张锋团队又在Nature上发表重磅研究“Programmable protein delivery with a bacterial contractile injection system”。文中介
清华大学张从刚团队揭示微管去稳定剂联合STING激动剂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及其机制
该研究深入解析了微管去稳定剂增强cGAMP-STING通路的分子机理。明确表明Podofilox通过抑制微管聚合,破坏STING激活后囊泡的正常转运并显著延缓了STING降解
Nature:基因编辑大牛张锋通过改造发光杆菌的eCIS系统,开发出将蛋白安全高效递送到人类细胞和活体动物中的新方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天然的细菌系统开发了一种新的在人类细胞和动物中发挥作用的蛋白递送方法。这种方法经编程后可将多种蛋白---包括用于基因编辑的蛋白--
Nature子刊:张亚力团队发现感知碱性物质的新型味觉感受器
该研究发现,通过一种新发现的味觉感受器,果蝇能感知碱性物质。虽然这一研究是在果蝇中进行的,但它可以为未来其他动物的碱味觉研究提供基础。
陆军军医大学张曦团队总结了小非编码RNA可以作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小非编码RNA(sncRNA),包括miRNA、tsRNA、rsRNA和ysRNA,是重要的调节分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具有异质性,并涉及多种非编码RNA改变。
《科学》:第一张昆虫全脑图谱绘制完成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国际团队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昆虫大脑图谱,首次描绘了果蝇幼虫大脑中的每一个神经连接,这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成就,使科学家更接近对思维机制的真正理解
STTT | 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杜伟杰发现心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抑制缺血性心力衰竭中肿瘤铁死亡的敏感性
一般来说,心力衰竭(HF)患者患癌症的风险较高。铁死亡已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人类癌症。外泌体在近端和远端器官-器官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以旁分泌方式调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