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新颖抗体有效阻止毒性蛋白颗粒形成
2012年12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一项新研究,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研究人员开发的抗体能够异常有效地阻止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2型糖尿病相关的毒性蛋白颗粒的形成。相关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杂志上。
Sci Transl Med:利用优化的纳米颗粒运送药物到大脑
2012年9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脑是一种很难治疗的器官。在近期刊登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已设计出一种改进的纳米颗粒,当在鼠类和人组织上接受测试时,它能够安全和可预见性地深入渗透进大脑之中。
Arch Gen Psychiatry: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和杏仁核体积变化相关
2012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杜克大学和杜伦VA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退伍军人,其大脑调节恐惧和焦虑效应的区域容量明显比正常人小,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上。
Biol Psychiat:D-环丝氨酸有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近日,科学家们发现D-环丝氨酸能加强现有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的治疗功效,新的研究报告发表在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上。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最常见的生活事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第一线治疗是暴露疗法,就是让病人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面对他们的恐惧。虽然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但仍然会出现许多治疗后的症状,因此其成功率并不高。
Angew Chem:首次发现DNA遗传密码能够决定金纳米颗粒结构
上海 2012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DNA持有所有类型生物分子和特征的遗传密码。但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发现DNA遗传密码能够类似地影响金属结构。 金纳米颗粒是一种微小的金晶体,在医学、电子学和催化中有很多应用。它的性质是主要由它的形状和大小决定的。因此,针对一种特定应用对纳米颗粒的属性进行调整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Mol Psychiatr:发现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的新基因
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BUSM)和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基因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该研究表明这个新发现的基因能保护脑细胞受到应激等破坏性影响,同时该基因也可能参与PTSD的发生。
Science: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调节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
6月15日,Science在线报道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进入线粒体的效率可调节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的水平。 为了更好地理解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反应,研究者研究了,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ATFS-1)感受线粒体应激过程,及其在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UPRmt)条件下与细胞核通信的机制。 研究发现,调控的关键点是ATFS-1进入线粒体的效率。
Nat Methods:利用磁性纳米颗粒同时控制上千个细胞
2012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亨利-萨缪理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利用比人头发宽度小大约1000多倍的微小磁性纳米颗粒,他们就能够操纵上千种如何发生分裂、改变外形和产生指状的扩展。研究人员说,这种新的工具能够被用于发育生物学中来理解组织如何发育,或者用于癌症研究中来发现癌细胞如何移动和入侵周围的组织。
Nano Today:新研究有望利用RNA纳米颗粒来治疗癌症和病毒感染
2012年9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有望开发出超稳定的RNA纳米颗粒,这些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功能和结合到癌症之上从而有助于治疗癌症和病毒感染,同时不伤害周围的正常组织。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Nano Today期刊上。 研究人员利用RNA作为构造元件(building block)来自底向上构建出RNA纳米结构。
Sci Transl Med:开发出新型润滑性纳米颗粒 可以携带癌症药物直接作用患处
图中显示为:涂有多聚乙二醇(PEG)的纳米粒(绿色)。 Image: Elizabeth Nance, Graeme Woodworth, Kurt Sailor) 2012年9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运用纳米粒在大脑中进行治疗通常都会遇到一种并不算好的结果,理论上来讲,这种小的纳米粒子可以运输特殊的治疗药物至脑瘤部位来发挥杀灭癌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