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发现》:分析近10万个细胞,复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发现了肝癌免疫逃逸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对HCC单细胞水平转录组的研究,发现了一种与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相关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亚群,并确定了其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避的机制。同时,该研究还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提高HCC免疫抑制剂疗效的辅助治疗
2023-03-27
为新一代ADC药物奠定基础,刘涛/杨兴团队开发蛋白质多功能修饰平台
该工作开发了一套双功能非天然氨基酸位点特异性引入到蛋白质,进而实现蛋白质多功能修饰的平台,可以轻松获得高产量的蛋白质双偶联物和多偶联物。
2023-02-27
北京同仁医院一论文被撤:涉重复发表、编造数据
因涉嫌重复发表、 伪造作者身份、编造数据等原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杨金奎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周建博署名为通讯作者的一篇研究论文被
2023-03-14
《自然·通讯》:仁济医院团队揭示“癌王”肝转移的关键分子机制
总之,这项研究通过解释SLIT2-ROBO1轴在PMN及MMN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及调控机制,系统阐述了胰腺癌肝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和肝脏细胞共适应的分子机制,为胰腺癌肝转移开发了治疗新靶点及新策略。
2023-03-10
Nat Commun:揭示甲型流感病毒的致命弱点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这方面的重要发现:为了使病毒增殖,甲型流感病毒(IAV)的聚合酶必须通过宿主细胞中的酶进行多次泛素化修饰。
2023-03-02
靶向诱导型miR-1224可以显著恢复脑中风
在美国,缺血性中风是导致死亡和认知障碍的第五大原因。缺血性中风导致脑血流量严重减少,导致氧气和营养物质缺乏,从而导致大脑受累部位的神经细胞死亡和脑梗塞。
2023-03-08
BP:华山医院团队首次发现,是否挑食/用电脑等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风险因素
本研究通过整合大规模人群的遗传、临床和神经影像学信息,首次全面评估了多种危险因素与AD的关联,并确定了5种新的AD风险因素。
2023-0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自然杀伤细胞数量的新机制
尽管癌症在外科手术或其他疗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大多数国家,胃癌(GC)的总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肿瘤和免疫细胞在局部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被认为参与了GC的生长、转移和侵袭。
2023-03-23
《胃肠病学》: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团队破解“癌王”对常用化疗药物耐药之谜!
这项研究揭示了UBE2T介导的泛素化,促进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的分子机制,并开发出了一种靶向UBE2T的小分子抑制剂,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20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