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细胞外小泡可促进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血管生成、脑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
来源于右侧细胞类型的间充质基质细胞(MSC)来源的小细胞外小泡(SEV)可促进中风的康复。在这一过程中,微血管重塑起着核心作用。因此,作者研究了MSCsEVs对体外培养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增殖、迁移和管状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缺血后血管生成、脑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在体外,从低氧(1%O2)而不是“常氧”(
Theranostics:外泌体中的CircUbe3a介导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
2021年5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Theranos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ircUbe3a from M2 macrophage-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mediates myocardial fibrosi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
Theranostics:转化生长因子-β外泌体在体内外促进缺血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2021年5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美国梅奥诊所再生医学中心在Theranos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GF-β loaded exosome enhances ischemic wound healing in vitro and in vivo"的文章。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室温稳定、冻干的外泌体产品能够提供生物活性转化生长因子beta来驱动再生
Cell:揭示通过抑制剪接体捕获和维持小鼠全能性干细胞
小鼠胚胎发育由合子开始,经过2细胞、4细胞、8细胞和桑椹胚形成囊胚,之后继续发育形成胚内和胚外组织。具有最高潜能的干细胞被称为全能性干细胞,一般指体内的合子,2/4细胞,它可以发育到胚内和胚外组织。多能性干细胞一般来源于囊胚的内细胞团,其发育潜能受限,只能发育到胚内组织。1981年,人们首次在体外分离了第一株小鼠多能性胚胎干细胞系(ESC)。直到40年后的今
2021(第五届)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开幕
2021年4月23日,2021(第五届)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在上海远洋宾馆盛大开幕! 会议盛况 本届研讨会由生物谷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CSEV-CRHA)主办,以“加速外泌体产品上市·布局产业化赛道“为主题,围绕外泌体生物功能学前沿与应用进展、多学科交叉技术研究、临床研究与疾病治疗、外泌体作为诊断标志物和药物
Nature子刊:我国科学家揭示干细胞衍生性外泌体修复缺血性肌肉损伤机制
2021年4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下肢缺血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症状,影响着全世界许多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缺血激活NLRP3炎性体,通过释放炎症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8触发组织损伤。然而,NLRP3炎性体激活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苏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阜外医院、中山大学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研究人员
Sci Trans Med:啮齿动物羊水干细胞胞外囊泡可挽救胎儿肺发育不全
胎儿肺部发育不全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其特征是肺部生长缺陷和成熟度下降。患有肺发育不全的婴儿中最常见的缺陷是先天性疝气(CDH)。尽管近年来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这与肺部发育不全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迄今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胎儿肺的生长和成熟。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发表牛奶来源外泌体糖组学及糖蛋白组学的研究进展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杨刚龙副教授与吴志猛教授合作在牛奶外泌体作为载体用于靶向载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glycome and glycoproteome of bovine milk-derived exosomes正式发表于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
Stem Cell Res:胞外特殊的层粘连蛋白或能调节多能干细胞的造血潜能
2021年4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神奇之处在于其能够大量增殖并分化为所有类型的细胞,以便最初少量的iPSCs能够用于制造大量的机体细胞;然而,一些细胞已经被证明要比其它细胞更加容易产生和制造,而这对于iPSCs的研究转化到临床疗法中的成本和花费或许具有重大影响;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 Rese
基于重编程外泌体的智能递送和个体化肿瘤治疗研究获进展
利用载体增强肿瘤部位的药物富集是提高抗肿瘤疗效的重要手段。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合作,利用不同体外培养条件驯化肿瘤细胞,以此对外泌体的脂质组分进行重编程设计,筛选出具有更强归巢能力的外泌体,并进一步协同装载光敏药物与化疗药物,在多种小鼠模型上均显着抑制了肿瘤进展,为肿瘤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