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华大智造DNBSEQ平台助力探究群与代谢的因果关系!

2022年1月3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团队在《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support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blood metabolites and the gut microbiome”的研究论文,首次利用孟德尔

2022-01-06

《细胞》子刊:科学家发现,益生肠罗伊氏乳杆菌能够抑制结直肠癌进展,口服或有效

近日,一篇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文章提出,我们肠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益生菌及其代谢物——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以及罗伊氏菌素(Reuterin),还能够有效抑制结直肠癌(CRC)的发展。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Yatrik M. Shah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罗伊氏乳杆菌以及罗伊氏菌素能够通过消耗谷胱甘肽,来诱导CRC细胞

2022-01-01

《自然》:肠“钝化”降糖药!科学家首次发现,口腔和肠道中特定微生物为了生存,能表达让阿卡波糖失活的酶

  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常用的降糖药,万万没想到还是被肠道菌群打败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Mohamed S. Donia教授及其团队和其他合作单位,在顶级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结合生物化学以及结构学等实验分析,发现部分人群的口腔和肠道中天然存在抑制阿卡波糖活性的细菌,它们通过表达阿卡波糖磷酸酶使之失活,减

2022-01-07

高原鼠兔肠道群组成和功能对苦马豆素化合物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植食性小哺乳动物,在过度放牧地区,高原鼠兔种群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模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以棘豆属(Oxytropis)植物为代表的毒杂草是退化草地优势物种,该类植物含有大量的次生代谢物苦马豆素(SW,swainsonine),可导致牲畜中毒,但

2021-12-29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揭示肉鸡肠道群对呕吐毒素的代谢转化规律

呕吐毒素(vomitoxin),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属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呕吐毒素可在人和动物体内蓄积,具有致畸性、神经毒性、胚胎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DON污染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前期研究发现鸡对DON毒素较为耐受,可能是由于DON在其血浆和组织内的吸收程度低,且易于快速

2022-01-02

科学家首次发现,为了抵消厌食对烟民体重的影响,肠竟促进吸收营养

  近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Eran Elinav团队在《自然》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原来肠菌代谢物会帮助因尼古丁而“厌食”的老烟枪们增加对营养的吸收,但是戒烟的时候这就会让机体吸收过多的营养从而变胖。原来吸烟还能提升食物的营养利用率,这难不成还是种低碳环保行为……吸烟有害健康,绝大多数有吸烟习惯的人都希望能成功戒烟,然而在戒烟

2021-12-31

Nature:药物对肠道群的影响,大过疾病、吸烟和饮食的总和

  肠道菌群是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生活在我们肠道内的数万亿细菌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影响着人的体重、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甚至还能控制人体对药物的反应等。关于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我们其实还知之甚少。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Combinatorial,

2021-12-13

ACS NANO: 多功能基纳米酶实现肿瘤治疗精准打击

  化学动力疗法(CDT)是一种通过肿瘤微环境(TME)内源性活性氧(ROS)破坏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肿瘤自身的抗氧化能力以及靶向性等问题限制了CDT的进一步发展。2021年12月,来自南洋理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ACS NANO》发表了题为“Precise Chemodynamic Therapy of Cance

2021-12-08

常见乳化剂羧甲基纤维素会对肠道群、代谢组和肠屏障造成损伤,增加慢性炎症疾病风险

  0世纪中期以后,慢性炎症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与精加工食品消费的增加大致平行,这一事实表明,这类食品的某些成分可能会促进炎症。精加工食品的一个显着特征是使用一种或多种乳化剂或增稠剂(以下简称乳化剂),添加它们是为了改善食品质地和延长保质期[1]。目前,常用的膳食乳化剂根据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产物如卵磷脂;另一类是人工合成的产物,如羧

2021-12-14

灵芝和桑黄食药抗神经炎症功能因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锦明教授团队在药食同源蘑菇功能因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两种人工栽培的灵芝、桑黄子实体中分子结构不同的两类代谢产物具有显着的抗神经炎活性和神经保护活性。研究成果分别以“Ganoderterpene A, a New Triterpenoid from Ganodermalucidum, Attenuat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