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瓣周返流是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主要缺陷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月26日在线发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Susheel K.Kodali博士的最新研究成果,Susheel K.Kodali博士通过对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患者2年随访结果首次确认,哪怕只是轻度瓣周主动脉返流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
Circulation:动脉粥样硬化和自身免疫疾病之间的联系机制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个体也显示出罹患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倾向,动脉粥样硬化症俗称血管硬化。慕尼黑的临床研究者与维尔茨堡研人员合作发现了一种新机制有助于解释两种疾病之间存在的联系。两种疾病之间的联系在于称为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的特定免疫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受到受损坏和死亡细胞释放的DNA刺激,分泌干扰素蛋白以刺激免疫反应。
拜耳启动肺动脉高压药Adempas IIIb期试验
拜耳启动IIIb期RESPITE临床,在PDE-5i治疗反应不足的患者群体进一步评价肺动脉高压药物Adempas,目前该药已获FDA批准。
CHMP建议批准Actelion肺动脉高压药物Opsumit
2013年10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Actelion公司10月25日宣布,实验性药物Opsumit(macitentan,10mg)获得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的积极意见。CHMP建议批准Opsumit,作为单药疗法或联合其他药物,用于肺动脉高压(PAH)成人患者(WHO功能分级II-III)的长期治疗。
ATVB & Biochem J:朱大岭等肺动脉高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肺动脉高压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极度恶性的疾病,是临床众多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而死亡,被称为“心血管病中的癌症” 。目前肺动脉高压没有特效治愈方法,治疗目标局限于延迟或者阻止病程进展,因而揭示肺动脉高压病因,选择治疗方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3年,校区朱大岭教授课题组在肺动脉高压早期病理表现和肺动脉发病机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进展。
JAMA:特殊因子提高冠状动脉支架内血块形成风险
据10月26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带有某些基因或与使用抗凝血药物氯吡格雷有关的特别因子的患者,更可能在支架放置后不久在其冠状动脉支架内出现凝血块。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安放支架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人们用诸如球囊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放置等术疗来打开狭窄的冠状动脉)已经成为心肌血管重建术的治疗标准,特别是在病人存在不稳定性冠心病的情况下。
PLoS ONE:发现新的肺动脉高压治疗策略
肺动脉高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25mmHg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
Actelion肺动脉高压药物macitentan在后期临床试验中达主要目标
2012年4月30日,Actelion公司实验性药物macitentan在一项后期临床试验中达主要目标。与安慰剂相比,服用10mg剂量macitentan的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疾病恶化的可能性降低了45%,Actelion公司在今天的一份声明中说道。在一项涉及742位患者、名为Seraphin的研究中,服用3mg剂量的患者,疾病恶化的可能性降低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