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寄生榕小蜂对寄主保守性研究获进展

寄生生物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寄生生物的进化多样化过程与其他营养级生物紧密相关,然而目前对于这一进化和分化的生态过程仍不清楚。不同类型榕小蜂之间专化并相互依存的特殊关系,为研究包括寄生关系在内的多层营养级系统的生态学提供了绝佳的实验材料。

2012-11-18

PNAS:寄生蜂的幼虫对其宿主进行消毒

一项研究报告说,一种寄生蜂的幼虫使用杀菌剂对它们的美洲蟑螂宿主进行消毒。Gudrun Herzner及其同事分析了美洲蟑螂的外表面和内部组织,并且确定了它们含有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其他病原体。

2013-01-08

Cyberplasm:仿造寄生鱼的机器人帮助搜索疾病

一个研究小组正在试图创造基于寄生鱼的多细胞微型机器人Cyberplasm,用来测试血液情况,从而能帮助人类诊断出疾病。这个机器人只有1厘米长,用电子神经系统的人工肌肉细胞葡萄糖供电。 Cyberplasm也有视觉感受器,以便它可以看到周围的一切,而这个机器人大量的传感器设计也能感受和应对体内不同的刺激。 现在Cyberplasm还尚未完成,研究人员正在对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进行检测和工作。

2012-04-11

Ann Bot-london:昆明植物所AM真菌和根寄生植物的直接互作关系研究取得进展

寄生植物和丛枝菌根(AM)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两者均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关于这两类生物有过大量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多数情况下仅关注两者之一。 近期研究显示,AM真菌在宿主植物根部定殖的过程和根寄生植物对寄主植物的侵染过程可能具有相似的分子调控途径,两种生物过程有诸多相似之处。此外,逐步增多的研究表明,寄主植物根部的AM真菌定殖水平对寄生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2012-11-18

神经元活动三维展示:新技术让科学家能够监测线虫的整个神经系统

麻省理工学院和维也纳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创建了揭示了整个生活的动物的大脑中神经活动的成像系统。

2014-05-20

科学家在线虫身上找到长生不老的秘密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掌握着“长生不老”的秘密,饥饿状态下可使细胞进入静止阶段,身体发育停滞。秀丽隐杆线虫在饥饿状态下可处于“长生不老”,身体发育停滞,当恢复食物摄入时,进入正常发育,但其寿

2014-06-25

Cell Rep:联合突变或可明显延长线虫的寿命 为抗衰老疗法提供思路

联合突变可以使得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命延长5倍。

2013-12-14

PLoS Pathog:阿托伐他汀和唑来膦酸联合使用或可有效抑制寄生虫的感染

2013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乔治亚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将两种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进行结合,就可以用于治疗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一种由鼠弓形虫引发的寄生虫病。 鼠弓形虫是一种几乎可以感染所有温血动物的寄生虫,其对于未出生的胎儿以及免疫力低下者非常有害。

2013-10-20

PLoS ONE:弓形虫可操控寄生老鼠大脑不怕猫

科学家发现一种寄生虫能寄生并操控受感染老鼠的行为,使其丧失对猫的天生恐惧感。相关论文发表在8月17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在自然界,猫的尿味是啮齿动物天然的威慑剂,这些小动物会灵敏地察觉这种味道并主动远离它们的天敌。但是最近研究人员发现感染弓形虫后的雄性老鼠在暴露于猫尿味环境后,其大脑中和性吸引相关的区域竟然呈现活跃状态。而与此同时,其大脑中负责恐惧的区域受到抑制。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