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中国科研经费不端行为现状
今年,NSFC收到了206条科研不端行为指控,66个可疑案例是被NSFC于2012年开始使用的剽窃监测软件所发现。经监督委员会调查证实了其中33例涉及捏造、篡改和剽窃数据,购买资助申请书以及使用虚假个人信息。根据NSFC前
基金委《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
基金委通报近年科研不端投诉举报处理情况
8月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在京召开科学道德建设通报会,通报了基金委在科学道德建设的举措,以及2010年以来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受理科研不端行为投诉举报的处理情况。会上还特别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杨卫院士与基金委监督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出席会议并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基金委公布2010年以来一批科研不端典型案例
8月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在京公布了2010年以来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受理科研不端行为投诉举报的一批典型案例。 湖北某大学郝汉舟,把他人发表的3篇SCI论文窃为己有,其中列为第一作者的有2篇,列为第二作者的有1篇,用这些论文申报2011年度基金项目并获得资助,另外,在背景资料中虚称自己为澳大利亚访问学者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干货:4位学术牛人教你如何读文献、用文献
要读的文献一大堆,中文的,英文的,当时看的时候觉得挺明白的,可是过几天就忘记了。怎么能让自己看过的文献记得牢记得住呢?如何快速、高效地读文献、用文献呢?本文是4位学术牛人从不同角度分享的读文献、用文献心得。
学术期刊是否应该免费开放?
一项800多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至少每周一次或者每月2至3次无法轻松访问到授权内容。主要原因是由于预算的限制(56%),没有购买相应的获取许可;约有59%的受访者表示非可用性的内容确实影响了他们的研究,其中18% 认为影响“重大”。
2012知名学术丑闻事件盘点
17日,The Scientist发布文章“Top Science Scandals of 2012”,罗列了2012年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欺诈的突出事件,以及为此采取的一些新措施。 10年造假 今年,肯塔基大学的生物医学研究员Eric Smart被发现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伪造了45张图片。
生物杂志主编涉嫌多项学术造假
一位名为Dmitry Kuznetsov的俄罗斯生物化学家涉嫌重复出版自己的成果,这位时任两个科学杂志主编的科学家出现学术造假事件,令公众对于出版物的科学完整性提出了质疑。 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Dan Larhammar教授表示,如果针对Kuznetsov指控属实,那么将成为“科学史上最严重的一项欺诈事件” ,“这对于这些科学杂志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屏蔽“谷歌学术”对中国弊大于利
“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在中国大陆被屏蔽已经大半年了,似乎有必要评估这一政策的执行情况以便决定下一步的政策措施:是继续全面屏蔽、还是改为选择性屏蔽、抑或干脆不予以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