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离子束辐照诱变大豆效应及育种研究获进展
重离子束是一种新型育种诱变剂,相比于其他诱变源,重离子具有较高的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简称LET)和生物学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简称RBE),可以在较高的存活率下获得相对较高的突变率和较宽的突变谱,由此创造优异的突变体。碳离子束作为重离
瑞德西韦将成为首个进入太空研究的COVID-19药物
本周末,当SpaceX公司的CRS-21抵达国际空间站时,除了为宇航员和空间站提供补给外,它还将携带多个实验到国际空间站。其中,便包括第一个设置在太空中进行的COVID-19药物实验。据欧洲空间局官网显示,科学家将使用商业ICE立方体服务(ICE Cubes Service),在微重力下测试COVID-19药物,以更好地了解瑞德西韦如何与其传递物质环糊精相互
Cell:线粒体缺陷是导致太空旅行中许多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
2020年11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为了使空间探索取得成功,必须了解并设法解决在长时间离开地球的宇航员身上观察到的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包括骨骼和肌肉质量损失、免疫功能障碍以及心脏和肝脏问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利用从许多不同资源收集的数据,一个多学科研究团队报告发现了导致这种损害的共同因素: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些研究人员使用系统方法来研究影
30篇Cell和Cell子刊论文探究长期太空飞行对健康的影响
2020年11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历史性的美国宇航局双胞胎研究(NASA Twins Study,下称NASA双胞胎研究)调查了同卵双胞胎宇航员ScottKelly和Mark Kelly,并提供了在太空生活对健康影响的新信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Susan Bailey教授是来自12所大学的80多名科学家之一,他们对这个典型实验进行了研究;
日本产学研合作实现近太空环境下繁殖植物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企业麒麟控股近日宣布其成功在接近太空的环境下实现植物繁殖。麒麟控股通过自主研发的培养技术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竹中工务店、千叶大学和东京理科大学的合作来共同推进研究。今后将继续研发可以在太空稳定供应食物的“月球农场”。实验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为中心,作为产学合作推进研究的“宇宙探查创新枢纽”构想
作物基因组编辑育种技术方法研究取得进展
遗传与变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如辐射诱变、EMS诱变)产生全基因组的随机突变已经成为农作物育种的常规手段,但其中具有新型农艺性状突变体的筛选较为费时、费力。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则通过创制目标基因的突变文库,在施加一定选择压力下能够快速获得目的突变体。目前,植物基因的定向进化通常先通过易错PCR、DNA
Cell子刊:探究太空飞行对人iPS细胞衍生性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019年11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当宇航员进入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时,他们会在身体的许多部位经历一系列生理变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斯坦福心血管研究所主任Joseph Wu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近期将由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也称为ipsC)产生的心肌细胞与宇航员一起送往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以研究这些
研究开发水稻分子育种整合组学知识库
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梁承志研究组开发的分子育种整合组学知识库水稻子库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文章题目为MBKbase for rice: an integrated omics knowledgebase for molecular breeding in rice。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改良的
园艺作物育种中的基因编辑技术进展
10月8日,Horticulture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中心郎曌博研究组题为Genome Editing for Horticultural Crop Improvement 的综述论文。 该文系统总结了不同的基因编辑技术特别是CRISPR系统的优缺点,基因编辑技术在园艺作物上的研究现状,以及基因编辑在园艺作物育
看3D打印在太空中爆发的洪荒之力
浩瀚的宇宙一直是人们想要解读的秘境,然而长期在太空生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俄罗斯宇航员阿夫杰耶夫创造了太空飞行累计时间达748天的世界纪录,但人们进入太空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载人航空事业需要一个可靠的生命支持系统。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了合成生物学和3D打印技术上,他们认为合成生物学和3D打印可以为在深空执行探索任务的人类提供支持生命的方法。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