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mall|唐本忠/宁峙彭/张富:外泌体膜仿生纳米干细胞清除器用于抑制乳腺癌FLASH放疗后复发和转移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TAFL的仿生纳米平台,该平台构建了热敏脂质体和肿瘤衍生的外泌体的融合膜脂质体,共同负载AIE光热剂TPE-BBT和小分子药物Asp。

2024-02-20

左为/钟南山/李时悦/戴晓团队发表首个肺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慢阻肺临床数据,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该论文报道了全球首个P63阳性肺前体细胞(P63+ LPC)移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1期临床安全性及疗效研究结果,证实了该疗法的安全性。

2024-02-19

Nat Aging:新的表观遗传时钟重塑了人们预测生物年龄的方式

研究人员构建了三种模型,分别称为CausAge(基于DNA因果因素预测生物年龄的通用时钟)、DamAge和AdaptAge(仅包括损伤性或保护性变化)。

2024-02-25

AACR速报:康方生物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联合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3期临床数据优异

该研究纳入了610名未经治疗、不可切除、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G/GEJ癌症患者。患者被1:1随机分配接受Cadonilimab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或安慰剂联合化疗。

2024-04-11

Cancer Cell | 复旦大学江一舟/邵志敏/胡欣通过遗传相互作用揭示了乳腺癌独特的生物学和治疗意义

该研究通过基因组学的整合分析及治疗队列和功能实验的验证,系统性功能解析了乳腺癌基因组变异互作对疗效的影响。

2024-04-13

Cancer Cell:科学家有望利用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免疫疗法的成功

生物标志物是个体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明智的医疗决策,并制定适合特定患者及其医疗状况的最佳治疗方案。

2024-03-05

「如果PubMed、UK Biobank、TCGA 等数据库被禁用」中美科技脱钩,国内生物科研要被卡脖子了吗?

中美科技战终于打到了生物领域,我国的生物科研道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2024-03-14

Cell Systems封面论文: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戴卓君团队实现合成生物学赋能的接枝反应

团队开发了能够自主生产、裂解和释放特定MutS的大肠杆菌,进而生成接枝了TaMutS或TmMutS的MELG系统。

2024-03-22

Natl Sci Rev:浙大科学家利用模拟淋巴结的生物材料支架增强CAR-T细胞抵抗实体瘤的能力

研究人员利用微流体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聚乳酸-共聚乙醇酸(PLGA)的多孔微球支架。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