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ox Biology:逆转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氧化损伤和血管渗漏的未来治疗策略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高血糖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DM)人数的增加,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迅速增加。
Nature:将人类皮层类器官移植到大鼠大脑中来研究大脑连接性和功能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研究方法,可以更详细地探究与一些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相关的大脑过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0月13日的Nature期刊上。
核酸药物: MicroRNA-212-5p是一种抗增殖的miRNA,可减轻低氧和低氧/低氧所致的大鼠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右心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为特征的疾病。虽然病因复杂,但肺动脉高压的一个特征是伴随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过度增殖的异常血管壁重塑。
帕利骨化醇和omega-3脂肪酸联合治疗对增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
Pcal和x-3单一疗法都表现出有限的血糖和血脂控制,并通过减轻肾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而具有适度的肾脏保护作用。
将大鼠多能性干细胞成功诱导为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并培育出健康的大鼠后代
利用多能性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 PSC)在体外产生生殖细胞,对未来的生殖医学和动物育种有很大的影响。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利用在体外产生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科学家研制出唐氏综合征大鼠模型
据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网站消息,日本鸟取大学医学部、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运用染色体工学技术,成功研制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大鼠模型,可以更好地再现DS病征表现,有助于推动疾病机制的研究。此项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
中国科学家培育出世界首个全面模拟人类AD的大鼠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下降和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AD不但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AD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是老年斑(SP)、神经元纤维缠结(NET),基于此,科学家已经提出了β淀粉样蛋白假说[1]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假说来解释发病机制。尽管在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迄今
海军军医大学率先实现雄性大鼠怀孕,产下健康后代!
2021年6月16日,来自我国海军军医大学的刘玉环与张荣佳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刊登了题为A rat model of pregnancy in the male parabiont的研究[1],报道了他们利用异种共生(Parabiosis)成功实现雄性大鼠怀孕与分娩。
Clin Cancer Res:可植入生物材料输送药物显著延长脑癌大鼠生存期!
2019年7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脑癌手术中使用可生物降解的膏状物联合使用化疗药物可以获得长期生存。在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当使用一种叫做PLGA/PEG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联合递送两种化疗药物(依托泊苷和替莫唑胺)时,对患有脑瘤的大鼠模型的生存有显着的益处。图片来源:http://cn.
J neurosci:大鼠模型揭示大脑上瘾新机制
2018年1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的对雄性大鼠的研究,大鼠脑部前岛叶皮质(涉及药物滥用的大脑区域)的激活能够预测在禁酒一个月后复发饮酒行为。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出现戒酒后复发的情况。(图片来源:Campbell et al., JNeurosci (2018))使用最近开发的探究酒精上瘾